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
■据统计,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中国居民常见的慢性病,我国慢阻肺人数约一亿,4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
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有:
(1)40岁以上
(2)吸烟史
(3)日常存在环境污染或生物燃料和烟雾
(4)目前或曾经接触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5)家族中有亲属患有慢阻肺
注意:慢阻肺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
|我们应该怎么预防?|
1.
戒烟
这是预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益于防止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
2.
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
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积极防治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可能有助于减少以后慢阻肺的发生。
3.
流感和肺炎疫苗
慢阻肺患者在流感季节更加应该注意防治感冒,建议咨询医生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4.
运动和肺康复
适量的运动可改善呼吸功能,降低心肺压力;肺康复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包括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运动训练是核心,主要包括上下肢的运动训练。
5.
避免过劳
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或病情进展,注意减少劳累。
6.
健康饮食
饮食营养均衡非常重要。
7.
减缓压力
压力可引起焦虑等情绪,加重呼吸急促,加重呼吸肌的疲劳,造成焦虑增加,恶性循环,缓解焦虑可以通过练习气功、瑜伽等放松的方法,或听轻松的音乐,还可以参照运动与锻炼的呼吸方式来进行放松调节。
8.
氧疗
慢阻肺患者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比较少,常见症状是嗜睡、头痛、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胸闷气短,低氧水平还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因此吸氧能够改善氧气的交换,防治慢阻肺的并发症,对于重症患者,吸氧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
9.
对其原发疾病的控制
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要行彻底有效的治疗,避免进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介绍了这么多预防慢阻肺的措施,
怎样让大家轻松愉悦的接受
并说服自己真正的去做呢?
为此,苏州市疾控中心课题组委托相关单位制作音频资料《身体减龄N式》第二季治未病系列-慢性阻塞性肺病大众科普,在喜马拉雅FM《运动防衰老》频道播出,本季共十集,每集教授一个有趣、简单、专业的生活动作或方式,预防和延缓慢阻肺高危、轻症人群的“早衰”问题,用生活、回归年轻的自己!
比如什么是“火箭推”?“扔袜子”?”站在草原看北京“?”拎包走“?”“衣服总动员“?听着是不是很有趣?想具体了解的快到喜马拉雅FM锁定《身体减龄N式》和我们一起学习如何防治慢阻肺、运动防衰老吧!
或复制打开音频介绍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