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鉴别诊断
临床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健康小孩也能ldquo冬病夏治

尝试过小儿疾病的“冬病夏治”么?这是医学中的特色疗法之一。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进入三伏天了,医院给孩子预约“三伏贴”疗程,期待抓住一年之中孩子最不容易生病的时间,用这种操作简单、价格实惠又不用打针吃药的方法让孩子的身体变得强健。

在“敷贴”之前,你需要知道以下内容:

为啥小朋友会反复生病?

儿科的“冬病夏治”有啥特点?

哪些小孩子不适合“敷贴”

自己在家敷贴靠谱么?

敷贴可以防治很多疾病么?

夏季育儿小贴士

……

本期名医面对面嘉宾介绍

薛征,主任医师,教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上海市首届中医药领军人才。医院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

为什么孩子会反复生病?

与抵抗力有关,孩子出生半年后,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免疫功能在6岁左右时才会接近成人,故在出生后半年至六岁期间容易反复生病。

与交叉感染有关,很多家长在孩子疾病刚有好转或者刚稳定下来后,马上去公共场所或者幼托机构,殊不知此时孩子处于疾病恢复期,抗病力较差,在公共或者群体环境中,容易被其他病患传染,会出现疾病反复发作,不能彻底治愈的情况。

与养护方式有关,如在孩子咳嗽发作期进食海鲜、糖果、冷饮等易于加重病情的食物;又或者在孩子高热时进食牛、羊肉等热性温燥之食物;再如一直衣着过厚,使得孩子易于汗出,小风一吹,立马感冒,而待感冒痊愈后,仍旧不改变养护方法,导致孩子反复感冒。

什么是小儿的冬病夏治?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夏治”是指夏季这些疾病的病情有所缓解,在疾病平缓期治疗,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其中穴位贴敷是小儿冬病夏治最常用、方便、有效的方法。

穴位敷贴,将药饼以纱布包裹敷在患儿双侧的定喘、肺俞、膏肓穴上。

小儿敷贴疗法的特点:

①直接:既可通过皮肤组织对所用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吸收,还可通过刺激穴位以传导经络从而调节机体功能。

②安全:穴位贴敷从皮肤给药,不需打针吃药、不经胃肠,无肝胃损伤之弊。

③有效:儿科小患者皮肤嫩薄,毛细血管丰富,穴位贴敷时药物更容易吸收,疗效较成人更迅速。

“敷贴”可以包治百病?

但敷贴并没有一些广告上宣传得神乎其神。“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在儿科主要用于防治冬春季节高发的肺系疾病。例如,感冒、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

在时间上,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多选择在“三伏天”进行,即指从“小暑”到“立秋”这一时段。因这一时段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之时,故在此期间进行治疗疗效佳。由于是在三伏天做穴位敷贴治疗,故称为“三伏贴”。

哪些孩子不适合“敷贴”?

1、患有某种疾病:如严重心脏疾患、糖尿病患儿、瘢痕体质者、对敷贴药物过敏者、有严重皮肤病如皮肤长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或有皮疹者、严重荨麻疹患者;

2、疾病发作期的患儿:如急性扁桃体炎、发烧、咳喘病的急性发作期等,热性疾病、阴虚火旺者。

如果孩子出现感冒发热、咳喘、咽红肿痛等情况,应暂缓敷贴。应该先治疗当下疾病,以免造成疾病的加重。待疾病痊愈后可再行敷贴治疗。敷贴起效并不迅速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是一种“治未病”的方法,治疗时间为每年的三伏天期间,即七月至八月间。每周治疗2次,每次治疗20分钟,连续治疗3周(共6次)为一个疗程,可连续做两个疗程,一般需连做3年。

这里需要指出因个体差异,时间控制需要家长观察患儿反应而定,若患儿配合、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反之则减少贴敷时间。

医院进行操作

疾病的病种不同,所需敷贴的药物也有所不同,所贴穴位也会有所不同,而敷贴药物的组成、配比以及穴位的选择是取得敷贴疗效的关键。

医院的敷贴药物配比及组成均有依据,且穴位敷贴之药物均需上级部门的监管及审批方可在临床推广,安全性较高,且基本没有副作用。而网上的敷贴贴剂组成成分并不明确,药物使用的临床安全性也似乎没有保障。

医院专业知识的医生来进行操作,取穴、选穴定位更准确,且在医生在敷贴治疗前均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以判断是否适合敷贴,并且根据病情选择对症的穴位进行敷贴,以达疗效。

错过“头伏”就不能贴三伏贴了?

为了顺应天时,“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一般确定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1天,习惯上认为“三伏”的第1天是最佳时机,施治效果最好。

但冬病夏治也并非只有在入伏的第1天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所以不要拘泥在“三伏”的第1天开始治疗,提前或推后几天对疗效影响不大。

错过了第1天,初伏内无论哪天贴敷,只要天气晴朗炎热效果都好。只要在接下来的中伏、末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最好是连续贴“三伏”。

夏季儿童养护健康小贴士

上海的夏季不仅炎热,且湿气较重。中医认为湿易困脾,会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导致孩子在夏季胃口不好,不爱吃东西,建议家长多喂食健脾化湿的食物,如绿豆百合汤,薏苡仁山药粥,同时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

炎热夏季家长需特别注意孩子得‘空调病“,孩子在冷而干燥的空调房中时间过久,呼吸道及消化道的抵抗力会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的几率增加。故空调温度最好设定在27℃左右,孩子睡觉时可适当上调1℃-2℃,同时要多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祝每个宝贝都健康成长!

本栏目介绍

上海发布的健康栏目“名医名医面对面”由上海发布联手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宣传处联合出品。每期一个主题,邀请上海市在该领域的权威医生为大家讲解小科普,每周日发布,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thl.com/jbzd/1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