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北方中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这与冬春季节天气寒冷、气候干燥有很密切的关系。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并时而伴有喘息。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与气候变化、物理化学刺激(如吸烟、大气污染)、过敏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以感受风寒湿邪为标。“老慢支”虽然本身不是太严重,但它会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肺源性心脏病都是因慢性支气管炎而引发的,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该积极进行防治。
去年我给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做讲座,曾经讲到之前治疗的一个“老慢支”的病例。刚出教室就有一个学生来找我,说他奶奶有十几年的“老慢支”,问我是不是也能治好。他说他奶奶一到秋冬季节、气温骤降的时候就容易发病,咳嗽剧烈,伴有喘息,早晨和晚上睡前明显加重,甚至厉害的时候,晚上睡觉都不能躺着,时不时地会吐白色的黏痰,痰量很多,有时候泛着黄色和血丝,怕冷,出虚汗。她生活在农村,“老慢支”一发作,就不能下地干农活,耽误了田里的庄稼,老人家的身心都很难受。
农村没有什么太好的医疗条件,老人家也知道这个病不容易治愈,更不愿意再为自己的病花太多的钱。所以每当发作时,她都是服用一些抗生素、止咳糖浆等,想靠着意志扛过去。但疾病总是拖拖拉拉,时好时差,连着几个月不能康复,甚至整个冬天都在疾病中受罪。这位学生是个很孝顺的孩子,考上医学院校就是希望能找到好方法治疗他奶奶的“老慢支”。考虑到农村的医疗条件,我告诉他一些理筋手法并送了他几盒艾条,让他回家后从筋的角度进行灸疗和按揉治疗。
为什么让他从筋的角度入手来调理呢?这主要是,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与肺气不宣、肾气不纳有密切的关系,而手太阴经筋为肺所主,足少阴经筋为肾所主。因此,我们要沿着手太阴经筋与足少阴经筋的循行路线寻找筋结,然后利用针刺或是按揉的方法,将敏感痉挛的筋结松解开,如此,就可达到宣通肺气、补肾纳气的效果,明显改善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慢支病人的筋结大多集中在中府、云门、膻中、中脘、尺泽、鱼际、三阴交、太溪、涌泉等穴位的附近,按揉3分钟,以酸胀感为佳。另外,在后背的脊柱两侧一般也能找到敏感的反应点,都要按揉。如果感觉发凉,就可以每天用艾条灸20分钟。一般来说,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正气衰弱,而艾灸可以温补元气。如果痰比较多,黏稠,还可以多多按揉腿上的丰隆穴,有化痰?咳的效果。睡觉前,再用双手掌心按在两脚涌泉穴上,反复搓擦1~3分钟,以足心发热为佳。双手双脚交替进行,也可以达到补肾纳气,治疗根本的作用。
我教了他这些方法之后,他很高兴地回去了。五一放假从家里回来,他非常高兴地告诉我,五一期间他每天给他奶奶按揉和艾灸。开始按揉阿是穴时,他奶奶觉得很酸痛,但按完后就觉得很舒服,尤其是艾灸后背的一些穴位时,感觉特别温暖,没有那种寒凉的感觉了。由于五一的假期很短,很快他就要返回学校,所以他把按揉的方法教给了奶奶和家里人,让奶奶继续坚持一个夏天,这样正好可以利用外界的阳气来温养体内的阳气,祛除寒气。对于这个学生的举一反三,我感到非常欣慰。
秋天开学之后,这个学生特意跑来兴奋地告诉我,入秋后老家的天气一直变化不定,但他奶奶只是轻微地有些伤风症状,慢性支气管炎一直没有发作,老人的精神也比较好,这就是一个夏天治疗的效果啊!看到他激动的样子,我也很开心地告诉他,这是你一片孝心的效果!
1.被忽略的筋
2.百病生于筋(1)
3.百病生于筋(2)
4.百病生于筋(3)
5.百病由筋治(1)
6.百病由筋治(2)
7.头面部(头部)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1)
8.头面部(失眠)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2)
9.头面部(面瘫)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3)
10.头面部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4)
11.头面部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5)
白癜风的民间偏方哈市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