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鉴别诊断
临床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今天是中国国医节,这些护佑了中华民族几千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3/5927655.html

今天是3月17日,中国国医节

“中国国医”即“中医”

作为我国的国粹,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历史沉淀的结晶

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望闻问切”

三根手指便能知健康

一碗汤药、两根银针、几炷艾灸

常常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个值得铭记感恩,救护先民数千年的中医

为人类留下无数的医学珍宝。

这里面离不开效果神奇的中医特色疗法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1.针灸

是针刺、艾灸两种治疗方法的总称。针刺疗法是运用特殊的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相应穴位,运用操作手法,借此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艾灸疗法是以艾绒搓成艾团或艾条,点燃后温灼体表穴位,达到温通经脉、扶阳散寒的目的。针灸疗法简便、安全、效验、适用范围广。

2.正骨

正骨,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正骨对象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的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但也包括同类原因引致的体内脏器损伤。“正”字在此作动名词。即整治因骨关节损伤使肢体变形复原位。

3.推拿

即按摩。是医生用手或上肢协助病人进行被动运动的一种医疗方法。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抗病能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等作用。常用的手法有:按、摩、推、拿、揉、掐、搓、摇、滚、抖等。

4.拔罐

排除杯、筒或罐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于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罐通常用竹、陶瓷或玻璃等制成。拔罐通过局部的温热和负压作用引起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微的瘀血,促使该处的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结、退热、祛风、散寒、除湿、拔毒等作用。常用的拔罐方法有投火拔罐法、抽气拔罐法、水罐法、闪罐法、留罐法、走罐法、刺络拔罐法等。

5.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6.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将特制中药贴敷在人体相应穴位上,适用于小儿腹痛、夜惊、腹泻、厌食、便秘、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冠心病、免疫力低下等。

7.香囊

中药香囊源自古代医学中的“衣冠疗法”。所谓衣冠疗法,是利用穿着的衣帽、鞋袜或饰物将药物佩戴在身上,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吸收而发挥其防病治病作用,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外治方法。佩戴香囊既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避瘟除秽、驱蚊防虫防病的方法。

8.膏方

膏方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效果和治疗预防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各人的体质、病情,结合辨证施治而拟定的膏滋药处方,即药物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处方中的药物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要严格操作,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才能最终成为上品。

除了以上疗法,医院还研制出了自己的中药院内制剂来满足临床需求。中药院内制剂是指中医类医疗机构为满足诊疗需求,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以临床疗效明显的中药处方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研究与审批过程,医院内部或固定单位使用的药品,剂型包括片剂?注射剂?气雾剂?丸剂?散剂?膏剂等形式?中药院内制剂多是本院名老中医多年临床实践的验方或者中医学的经典方剂,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优势。

这些“简验便廉”中医特色疗法

因其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让无数人免去开刀手术之苦

俘获了老百姓的芳心

还收获了一众“洋粉丝”

中医药在这次疫情大考中

更是验证了它在人民防疫治病上的显著效果

真正让国内外人民更加认识到中医未来可期

在这个属于中医的节日

我们应铭记

是无数先贤大医悬壶济世,治病护生

是无数中医人前赴后继,代代传承

中医才得以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在怀揣感恩之心的同时,也应深知

要想真正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未来,中医药还需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健康中国之路还将一路中药飘香

广育堂中医馆项目招商负责人本文转载自广州中医药大学三附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thl.com/llczl/12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