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为特征。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是由于吸烟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的细支气管狭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充气、气道弹性减退、气腔壁膨胀、破裂而产生,临床上以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为特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外因
(1)吸烟:与慢支发生有密切关系,吸入烟雾可使支气管收缩痉挛,粘膜充血、水肿,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致粘液分泌增多,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降低而易发生感染。
(2)感染因素:是慢支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感染,细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球菌为常见。
(3)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的慢性刺激,可为慢支的诱发因素。
(4)气候:寒冷空气刺激可降低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而易于继发感染。
(5)过敏因素:喘息型慢支的发病与过敏因素有关。患者常有过敏史,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与组胺含量常有增高。
2.内因
(1)呼吸道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老年人常因呼吸道免疫功能减退,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分泌型IgA(SIgA)减少,以及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等因素而易患慢支。
(2)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反应性增高,微弱刺激即可引起支气管收缩、分泌物增加。
(二)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
1.慢性支气管炎症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呼气时气道过早闭合,肺泡残气量增加,使肺泡过度充气。
2.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其支架作用,致使呼气时支气管过度缩小或陷闭,导致肺泡内残气量增加。
3.反复肺部感染和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织和肺泡壁,导致多个肺泡融合成肺大泡(-2-)。
4.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而使肺泡壁弹性减退。
5.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失衡 人体内存在弹性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为α1-抗胰蛋白酶),吸烟可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烟雾中的过氧化物还使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导致肺组织弹力纤维分解,造成肺气肿。此外,先天性遗传缺乏α1-抗胰蛋白酶者易于发生肺气肿。
二、病理生理
(一)慢性支气管炎早期主要是纤毛上皮细胞的损害,以后逐渐出现管壁纤维化与管腔狭窄,当病变蔓延至细支气管和肺泡壁时,可形成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或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发生阻塞性肺气肿和肺间质纤维化。慢支早期呼吸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小气道功能异常,随着病情加重而出现大、小气道气流阻塞。
(二)肺气肿肺过度充气、膨胀,肺组织弹性降低,常有肺大泡形成。呼吸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残气容积增加;大、小气道气流阻塞;以及因肺毛细血管损害导致弥漫面积减少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肺换气功能障碍。由于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可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呼吸呼吸衰竭。
茶碱类药物是控制哮喘发作最主要的药物
年,Kossel从茶叶中首次发现茶碱,上世纪30年代Trasoff和Herrmann相继报道茶碱能够治疗哮喘发作,40年代茶碱已在欧美临床用于治疗哮喘,但由于副作用报道,致使医疗界对其治疗哮喘的评价不高。直到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了对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制定了茶碱用药的安全窗(5-15ug/ml),才使之临床应用趋于规范化,并因价格便宜、疗效确定、使用方便,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平喘药物。
然而,普通茶碱血药浓度难以控制,容易出现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并且伴着治疗哮喘药物种类的不断涌现,茶碱类药物在哮喘治疗中开始慢慢退居二线。
近年来对茶碱类药物作用机制作了进一步研究发现,茶碱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还能拮抗腺苷受体,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低剂量茶碱(5-10ug/ml)还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使得茶碱重新引起医生的重视。
为解决茶碱用药安全窗窄的缺点,缓释茶碱被研发出来。缓释茶碱通过独特的缓释技术使茶碱缓慢释放,保持茶碱血药浓度的平稳,有效提高了茶碱的安全性。使得缓释茶碱又成为控制哮喘的主要用药,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正式把缓释茶碱类药物列为控制哮喘症状药物之列,年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指出,在中国贫困地区可以把缓释茶碱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药物作为单用ICS不能控制的慢性哮喘的一线治疗。
最安全的茶碱类药物: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
近年来,随着缓释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市场上诞生了不少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显著的改良型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平光制药集团最新推出的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商品名:解舒,规格:0.1g),采用的是甘氨酸与茶碱的复合制剂,特别加入甘氨酸成分,甘氨酸能够平衡茶碱的强碱性,降低茶碱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另外,甘氨酸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降低茶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更好地保护中枢神经细胞。同时,甘氨酸和茶碱均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两者结合,可以很好的起到协同增效与降低毒副作用的功效。
此外,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是采用了不溶性骨架缓释技术,高分子骨架是由不溶于水或水溶性极小的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硅氧烷等制成,将水溶性的甘氨酸茶碱钠置于高分子骨架材料中,当胃肠液渗入骨架孔隙后,药物溶解并通过骨架中错综复杂的极细孔径通道,缓缓向外扩散而释放。不溶性骨架缓释技术使得药物释放更平稳、更持久、更长效,有效血药浓度平稳保持达12小时,在延长疗效的同时,避免了普通片血药浓度剧烈波动引致的不良反应。
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口服吸收完全,在体内分解为甘氨酸和茶碱,生物利用度高达96%,与普通茶碱片具有生物等效性,在扩张支气管、抗炎、调节免疫等方面具有确切治疗效果,广泛应用在哮喘疾病的各个阶段。伴随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的临床应用,可以通过一次服用,较长时间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有效避免因大剂量服用而导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价格便宜、效果好、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等优点,相信能给更加广大的患者带来利益,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健康。
白癜风症状有那些白癜风症状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