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经受反复细菌或病毒感染,或长期刺激,如粉尘吸入、吸烟等引起的支气管粘膜炎症。为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为4%,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高13%。中医属于“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认为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有关。临床上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咯痰或干咳伴有气喘,每年发作3个月以上,连续2~3年以上。肺部可无体征或肺部呼吸音粗,或有散在干罗音。
本病发病缓慢,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老年人体质下降,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如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调养护理得当,将减少病情复发的加重。
本病的发生与发展常与外邪的反复侵袭,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急性发作期,大多因肺气虚弱,卫外不固外邪入侵,以致咳嗽反复发作;或因久咳不已、反复发作,或因年老体虚,肺脾肾气虚,水津不布,痰饮内停,阻遏于肺,引起长期咳喘,或因吸咽、饮酒等因素伤及于肺,进而形成本病。
病变经久不愈,则肺脾损及于肾,故病情严重者常伴有气喘不能平卧,动则尤甚等肾不纳气之候。慢性支气管炎在病机上主要反映为肺、脾、肾三脏虚损,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失衡,同时又因痰、火、瘀等因素的参与而愈加复杂。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
肺:在正常情况下,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为气机出入升降的通道。风寒热燥之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肺气被束,失其肃降而发病;嗜食烟酒、辛辣助火之品,灼津生痰,阻塞气道,均可使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病久不愈,肺气愈伤,正气无力御邪,则外邪又易复犯,以致迁延日久,缠绵不愈。
脾:脾主运化,位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聚湿为痰,湿痰上渍于肺,影响气机的通畅而见咳喘,咯痰等症。
肾:肾主纳气,肾阳亏虚,气失摄纳,命门火衰,津液输化失司,肺气升降受阻,气化功能失常,水气不能宣化,为痰为饮,阻塞气道;肾阴亏损,虚火内炽,灼伤肺津,皆可使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喘咯痰。
古人所谓:“肾为生痰之本,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咳不喘”,说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可致本病。
慢性支气管炎依其临床表现多分为实证,虚证两大类。慢性支气管炎为久病,久病必虚,故本病的本质多属虚寒。反映在肺、脾、肾三脏之虚,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缓解期。如果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病情加剧,则出现实、热、痰、湿的证候,形成邪实正虚的复杂局面。主要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
实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
[外寒内饮]咳嗽气急,甚则喘逆,咯吐白色清稀泡沫粘痰,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紧。外有表寒里有水饮,外寒引动水饮,上逆射肺,肺气不宣,故咳嗽气喘,痰多泡沫;表寒外束,郁闭肺卫,故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而重;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饮溢于肌表,故见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紧乃为寒饮内盛之征。[治法]解表散寒、宣肺化饮。
[痰湿内聚]咳嗽声浊,痰白而粘,胸脘满闷,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儒滑。痰生于脾,上渍于肺,痰湿聚于中焦,寒从中生故咳嗽痰白而粘;痰湿内停,中焦气机受阻,故胸脘满闷、纳差腹胀。苔白腻,脉濡滑均为痰湿偏盛之象。[治法]温阳健脾 化痰平喘
[燥热伤肺]咳声短促,甚则气逆而喘,痰少不易咳出,口咽干燥,甚则胸痛,或有形寒身热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燥热伤肺,津液被烁,故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咳出;燥热伤津,故鼻燥咽干;咳甚伤络,气机不畅,故胸痛;燥邪伤肺,肌表被束,故有形寒身热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均为燥热之象。[治法]辛凉清肺 润燥化痰
虚证(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
[脾肺两虚]咳嗽气短,声低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纳差,胸脘痞闷,大便溏薄,每遇风寒则咳嗽气喘发作或加重,苔白薄,脉濡缓。肺为气之主,肺虚则气失所主,故气短而喘;脾虚不运,故胸脘痞闷,纳差便溏;肺气本虚、卫外不固,感受风寒,肺气更伤,痰湿转盛,故咳痰气喘发作或加重。苔白薄,脉濡缓亦为肺脾两虚之征。[治法]补肺健脾 益气固表
[肺肾两虚]咳喘久作,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痰稀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痛,苔白而滑,脉细无力。偏肾阴虚者,则午后颧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咳嗽久作,肺病及肾,下元不固,气失摄纳,故呼多吸少;动则耗气,故喘息更甚;肾阳虚不能蒸化水饮,聚而生痰,故痰稀色白;阳虚不能温养于外,故畏寒肢冷。苔白滑,脉沉细无力,亦属阳衰饮聚之征。若真阴不足,阴不敛阳,气失摄纳,故见一派阴虚之象。[治法]补益下元 纳气平喘
参鹿健肺胶囊
人参、鹿茸、枸杞子、何首乌、黄芪、白术、茯苓、远志、黄柏、狗脊、当归、核桃仁。辅料为:无。
补气养血,健脾益肺,固肾强身,安神健脑。本品用于肺、脾、肾不足所致食少纳呆,气短喘促,神疲倦怠,头晕耳鸣。
每粒装0.25g
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尚不明确
儿童禁用。
国药准字Z
饮食调养法
戒烟酒,忌海腥、油腻之品,忌辣椒、葱蒜等刺激性食物。宜进清淡食物,常用饮食调养。
(1)鸡蛋1个,塞进蛤蟆肚子里,用泥包住,烧熟后取蛋吃。
(2)大白梨1个,挖去核,填入50克蜂蜜,加热蒸熟吃,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
(3)萝卜汁、荸荠汁各60克炖服,治热咳、吐痰黄稠。
(4)鸡蛋2个,麻油50克,食醋适量,鸡蛋打开放油锅内炸熟,加醋再煮。早晚各服1个,用药时禁烟酒。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并删除。同时,图片、视频来自网络。: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不作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