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鉴别诊断
临床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的“3剑客”

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的“3剑客”

工业发达、经济条件好的国家,由于大气污染已得到预防和治理,家庭烹饪、取暖多用电和天然气,空气污染少。同时,医疗条件也好,急性呼吸道感染能及时用药控制。所以吸烟成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头号凶手。如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在65岁以下男性中,75%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死亡者,是由于吸烟而至”。这是指工业发达国家而言。

在发展中或未发展的穷国,吸烟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死亡比例,没有工业发达国家这么高。由于在这些国家,刚刚开始工业化进程,大气污染严重未得到治理,家庭烹饪、取暖大多依赖煤炭、木柴或稻草、树叶等。它们在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刺激呼吸道。特别在厨房,比卧室更严重,烹饪工作主要由妇女担当,故受害首当其冲。另外,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差,患急性呼吸道感染时,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医治,易转为慢性支气管炎。所以,在这类国家,虽然吸烟也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凶手,但没有在工业发达国家所占的病因比率大。

1、吸烟

俗语说“病从口入”。实际上,从呼吸道进入体内的致病原,更是难于防范。所以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呼吸病常是居民死亡的首位缘由。我国也是如此,由于经口致病的致病原我们可以不吃,或用加热及其他方法处理后再吃,以避免得病。而呼吸道是与大气环境息息相通的,我们不可能长时间不呼吸,或长时间戴口罩避免致病原进入体内。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只能依托国家、政府的气力去解决。就是家庭居室的空气污染问题,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气力才能解决。只有吸烟或不吸烟,可以由个人的意愿来决定。所以可以认为,不吸烟或戒烟是唯一最易办到而且有效的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

我国许多单位曾对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关系,进行过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医院曾在北京市通县一个农村,连续3年调查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发情况。发现3年中,吸烟者的得病率为不吸烟者的4.1倍、4.8倍及5.3倍。其他城市也曾作过类似的调查,并取得类似的结果。如天津市在城郊区名人群中进行调查,发现慢性支气管炎得病率在吸烟者为11.7%,而不吸烟者3.6%,相差3.2倍。内蒙古自治区普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慢性肺心病的得病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得病率,分别高3.9倍、4.6倍及6.0倍。

逐日吸烟支数乘以吸烟年数所得的乘积称为吸烟指数(如逐日吸烟20支,连续吸烟20年,则吸烟指数为20×20=)。云南、吉林及贵州的调查,均显示吸烟者的慢性支气管炎得病率,均比不吸烟者显著为高,而且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干。即吸烟时间越长,逐日吸烟量越多,慢性支气管炎的得病率也越高。戒烟后短时间内,咳嗽及咳痰症状就会明显减轻。

国外对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关系的研究,早于我国很久。6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皮托在00名开业医生中,记录他们的吸烟习惯,并追访他们的死亡缘由。结果发现,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死亡者,多于不吸烟者,死亡率随吸烟量的增大而增高。逐日吸烟15支~24支者,较不吸烟者多12倍,逐日吸烟大于25支者,比不吸烟者高达20倍。自年~年到年~年,35岁~64岁的英国开业医生吸烟者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死亡率也随之下落24%,而同年龄的英国男性,在同时期因吸烟稍有增加,虽然同时期环境污染有所改良,其死亡率仅下落4%。美国及加拿大类似的一系列研究,取得类似的结果。英国在城市及农村中55岁~64岁人群的慢性支气管炎得病率调查结果,显示大量吸烟者的得病率为17.6%,小量吸烟者的得病率为13.9%,戒烟者为4.4%,而不吸烟者几乎没有患慢性支气管炎者。最少有10个国家的慢性支气管炎得病率调查,都证实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病发的关系。有些研究还做了简单的肺功能(通气功能)实验,都显示吸烟者的通气功能受损。

吸烟不但对吸烟者本人有害,而且对周围的人也有害。不吸烟的人吸入被烟草雾污染的空气,称为被动吸烟者。愈来愈多的研究证实被动吸烟与呼吸道疾病有关系。父母吸烟,使他们不足1岁的子女的呼吸道得病率增高,肺功能受损。所以有人形象地描写吸烟行动是:吸进去害己,呼出来损人。

吸烟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机制是复杂的。吸烟时燃烧产生的烟草雾中,有许多带刺激性的物资,会被吸入到呼吸道,刺激黏膜引发粘液腺的增生,使粘液分泌增多,纤毛运动减弱,乃至纤毛逐步脱落,像用过很久的牙刷,使其防御性能减弱,微生物易于聚集、繁殖产生感染,引发黏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痰液阻塞呼吸道。炎症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的弹力酶增多,并使其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减低,二者之间失衡,过量的弹力酶破坏了肺泡壁,加以咳嗽时气道内压力剧增,增加肺泡壁的破坏,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耗国,也是最大的卷烟生产国。我国在解放后,烟草种植面积和卷烟生产量增加迅速。年~年间,烤烟种植面积从年的58.78万公顷增至年的万公顷,增加了1.56倍。卷烟产量由万箱(每箱5万支)增至万箱,增加了85%。若从年计算到年40年间,两项指标分别增加了10倍及19倍,而同期人口增加虽快,也不足2倍。从上面的统计数字,可知我国吸烟问题的严重性。

年进行了一次全国性15岁以上年龄者吸烟率抽样普查,平均吸烟率为33.88%,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61.01%,女性为7.04%。顺次推算,我国吸烟者人数达3亿左右。还有更多的人因生活、工作于吸烟环境当中,成为被动吸烟者而在健康上受害。

皮托教授推算:若是中国吸烟情况不加抑制,任其发展,则到年时,中国每一年将有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目前20岁以下的青少年,届时将有万人过早地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估算,到年,我国人民患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死亡者,每一年将达71.2万人,年将达81.0万人。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外国烟草公司为了推销其产品,伪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实,从流行病学、临床分析或实验室研究的结果,都确实无疑地证实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美国政府的卫生总监库柏博士从年起,几近每一年编写1本厚厚的吸烟危害健康的年度报告给他们的总统。至今出版已近30册,搜集世界有关文献资料6万篇。我国的烟草公司承认吸烟危害健康,所以在《烟草专卖法》中,规定卷烟盒上必须印有“吸烟有害健康”警语。卷烟行业的领导人说:国家生产郑烟是为满足人民需要,他们是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他们想方设法减少卷烟的有毒成份,增加带过滤咀的卷烟的产量。年,过滤嘴卷烟在卷烟总产量中占不足1%,到现在已占70%以上。他们想法生产加有草药的“药物烟”或“安全烟”的卷烟。其实烟草燃烧,都会产生一氧化碳、焦油及烟碱等毒性物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安全烟,充其量不过是减毒烟而已。更可笑的是,有的省市还生产医治痔疮的卷烟,还援用中医理论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来误导消费者,利用我国一些大众文化素质不高的弱点,来推销这类荒唐可笑的产品。

2、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细菌引发。病毒种类很多,其中10余种病毒感染与慢性支气管炎有关。

上呼吸道感染中,伤风感冒是最常见的,几近每个人每一年都可犯1次~2次,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是主要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它们大部分都有“自限性”,即年轻、体壮的人,只要多休息、多饮水、服些针对症状的药物,几天后就可康复了。但是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体弱的人,由于鼻咽部的抵抗力低,在那里的“常住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常乘虚而入,产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并蔓延到下呼吸道,产生急性支气管炎,乃至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若不及时适当地医治,就会迁延不愈,能变成慢性支气管炎。减缓期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在产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后,若未及时得到适当的医治,就会产生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这时候痰液由白色泡沫变成黄色或脓样,肺内的啰音增多,体温升高,血中白细胞及多形核增加。

早在50年代,国外的一些学者就发现,在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儿童期多曾患过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国内一些呼吸科医生也认为,“老慢支”的源头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他们对年7月至年12月期间,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康复或好转的1份病历进行追访,追访时年龄约30岁。调查方式是面谈,内容包括他们出院后肺部情况:有没有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其演化进程;儿童时期父母及本人是不是吸烟;参加工作后是不是接触对肺有害的物资;本人及父母有没有过敏史和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家族史。对有症状者,拍X线胸片并作肺功能测定。

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期产生过下呼吸道感染者,成年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率为12.2%,显著高于对比组的发生率(2.2%)。这提示儿童期下呼吸道感染,可能是成人产生慢性支气管炎的易感因素。儿童期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易发展成支气管及细支气管炎,使柔嫩的上皮细胞损伤,使吝啬道在成年后对有害物质及反复感染敏感。

5岁以下的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它是造成幼儿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而5岁以上儿童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肺炎链球菌等。冬春季节,特别感冒后,儿童呼吸道局部抵抗力下落,特别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病发时的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绀。

由此看来,预防成人慢性支气管炎,要从儿童时开始。这些知识对年轻的父母,尤应掌握。

3、空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发展中国家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缘由。空气污染包括城市大环境的空气污染,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和家庭空气的污染。

随着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若事前不作治理的计划,城市大气污染势必产生。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国内经济情况卑劣。以后,在美国扶助下,工业发展很快,随之大气遭到严重污染。在50年代后期,产生了所谓东京、横滨的哮喘流行。美国占领军到达日本后,常感到不寻常的哮喘发作。新建工作附近的居民由于空气中高浓度的硫化物,常发生哮喘及持续性咳嗽。

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著名的“化敦雾”,使当时伦敦居民的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很高。这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痰、氯、臭氧的浓度很高的原因。它们对呼吸道的慢性刺激,常为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自从制定了《清洁空气法》后,英国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了有计划的治理,大气污染有很大的改进,烟雾的减少比二氧化硫更加显著,支气管炎的得病率及慢性支气管炎的死亡率随之有明显减低。美国、加拿大及日本的研究证实了大气污染与支气管炎的关系。

国内的调查结果也与国外文献报告类似。如上海某硫酸厂造成的大气污染,使距该厂米之内区域的居民慢性支气管炎得病率高达15.9%,而距该厂米之外地区,居民的慢性支气管炎得病率为9.5%,两地相差很多。

工作场所空气污染也称职业性污染,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发有明显关系。国内在工厂及矿区调查,发现职工的慢性支气管炎得病率明显高于一般居民。如山西省大同地区,名矿工的慢性支气管炎得病率高达9.1%,高于全国平均得病率4.0%的1倍以上。贵州省慢性支气管炎普查发现,多尘环境(如锅炉房及厨房)的工人得病率最高。

家庭中烹饪、取暖的生活炉灶也是空气污染的严重污染源。它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室内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可较长时间留在室内,危害居民健康。人的一生约有70%的时间生活在室内,因此,家庭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可能大于城市中大气污染。

南京市卫生防疫站曾对位于市区的秦淮河区和远郊的6和县的室内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室内空气污染程度与燃料种类有关。污染的轻重程度,顺次为煤沼气液化气柴草。污染程度厨房高于卧室。但是,生活炉灶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不同燃料外,还和使用量、燃烧方式、有没有烟囱、房间大小及空气流通情况有关。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飘尘外,开始点燃燃料时,大量刺激性烟雾的刺激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发也有关。

我国农村使用的燃料中,北方地区以煤和木柴为主,而南方以柴草为主。北京地区用炉灶取暖时间较南方长,因此室内污染程度较南方重,慢性支气管炎的得病率也较南方为高。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慢性肺心病,多数需10年至20年的时间,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终末阶段。在我国引发慢性肺心病的病因中,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占80%至85%。全国慢性肺心病的得病率男性多于女性。但是,在黑龙江省农村,女性得病率反比男性为高,可能是由于上述室内污染的缘由而至。

4、其他

除吸烟、感染和大气污染外,营养不良、过敏、免疫功能下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均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发有关。

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摄取量不足,能量供应不足,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缺少,都能使呼吸道的防御能力下降,黏膜上皮细胞修复能力消退。这些都有利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产生、发展。

慢性支气管炎得病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我国居民的死亡缘由,在城市中以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疾病为前3列。而在农村中,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恶性肿瘤及脑血管病次之。农村中营养条件不如城市可能为缘由之一。

过敏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一个辅助因素。特别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有过敏病史的人较多。有没有过敏状态,可以用皮内注射过敏原的方法检测出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多种抗原皮肤实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人。

致敏抗原有尘埃、尘螨、花粉、某些食品、化学气体、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致敏的细菌主要是口腔、咽部常存在的奈瑟球菌和嗜血流感杆菌。在化验检查时,周围血中嗜酸细胞的出现或增加可以反应过敏状态的存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特别是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痰液中,嗜酸性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老年人比年轻人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由于老年人的几分泌腺,特别是性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免疫球蛋白减少,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发提供内在条件。长时间慢性疾病患者,长时间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接受化学药物医治、放射医治的癌症病人,免疫力也会遭到抑制,一样容易患支气管炎。

在人体的全部神经系统中,有一类主要散布在内脏、血管和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它瑟安排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不同。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或称迷走神经)。在健康人,二者处于平衡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是慢性支气管炎致病的条件之一。在部份支气管炎患者,有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或交感神经功能低下,或二者均有。在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时,气道反应性较正常人增强,微弱的外来刺激可引发支气管痉挛,分泌增多,给支气管炎的产生创造有利条件。

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医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进口药,叫异丙托品(Atrovent),内含下降副交感神经张力药阿托品及抗哮喘药沙丁胺醇。在攻克老慢支群众运动中发掘出来的热参制剂(止咳热参片及热参气雾剂),都是有效抑制副交感神经作用的制品。









































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哪里好
白癜风能看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thl.com/jbzd/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