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衢城还被夏日的骄阳炙烤着,今日,晴热退场,雨水又拉开了帷幕。大自然就是这样,四时更替,寒来暑往,循环往复。然而古人早就在自然的瞬息万变中找到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并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理论。盛夏三伏,酷暑难当,但对冬春季容易发那些疾病来说,却是“冬病夏治”的良好时机。
何谓“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治未病”的预防理念的应用。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何谓三伏贴?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预防医学手段,是将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年中三伏正是阳气最盛的时节,此时是用三伏贴补足体内阳气,祛除寒邪湿邪的大好时机。
今年的三伏贴贴敷时间初伏:年7月16日——7月25号
中伏:年7月26日——8月4号
中伏加强:年8月5日——8月14号
末伏:年8月15日——8月24号
一天之内,白天阳气盛,因此白天贴敷好,晚上不宜贴;因上午阳气初升,故又以上午或中午为佳。
三伏贴预约时间和地点预约时间:即日起开始全面接受预约!
具体事宜以各科室安排为准,咨询预约地点及
1.针灸推拿科(1号楼三楼):
2.儿科(儿科门诊):81
3.治未病中心(9号楼一楼):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成人2-4小时;儿童0.5-2小时。如有不适者可随时拿掉,切不可不遵医嘱自行延长贴敷时间。
2.禁忌人群:孕妇、敷贴局部有破损者不宜敷贴;疾病发作期,如正在发烧、咳喘等。
3.夏季天气炎热,衣着宜宽松,避免过多出汗;贴敷后,当天禁洗浴。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
4.贴敷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可以忍受,如果实在难以忍受,请立刻拿掉。若局部出现水疱,勿接触,应保持局部干燥,医院进行处理。
哪些人群适宜冬病夏治?1、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
2、小儿相关疾病患者,如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以及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
3、妇科疾病患者,如痛经、盆腔炎、宫寒(不孕)等。
4、过敏性疾病患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等。
5、风湿类疾病患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痹病,冬季受寒时加重,病情不断反复及加重者。
6、胃肠道疾病患者,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7、骨伤类疾病患者,如慢性腰腿疼痛、肩周炎、颈椎病等。
8、亚健康人群,如人容易疲倦、吃不下、睡不好、腰酸背痛、怕冷等。亚健康正是处于身体阴阳平衡被打破,但还没有实质性的病变,这个时候调节平衡,比较省力,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冬病夏治特色疗法伏针
伏针即在盛夏三伏天进行针刺以治疗疾病,主要流行于江、浙、沪地区。盛夏三伏的针刺,因三伏天天气炎热,阳气生发,对一些慢性疾病以及秋冬季节容易发生的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脾胃失调、颈肩腰腿痛、风湿及类风湿等症,在此时针刺,能扶正壮阳,驱逐阴寒痼疾,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叶氏医案存真类编》中提到:“痹者.....久邪与气血混处,取穴颇迟,当此长夏发泄司令。按图针刺,每5日、七日一举,经络气血流行,邪气难以容留”。
温针灸
温针灸是在毫针针刺后,在针尾加置艾柱,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它疗效卓著,治疗范围广泛,又是防病保健的一大良法,因此,长期来一直为医家所重视。温针灸是灸法中使用最普通、也是最受病人欢迎的一种疗法,也是我科室常用灸法之一。
《千金翼方》有云“: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温针灸集针法和灸法于一身,疗效卓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温针灸疗法主要用于各种关节疼痛、腰背部疼痛、腹部冷痛的虚寒及疼痛性疾病,妇科疾病、面瘫后遗症、中风后遗症等顽疾,也适于防病保健,增强抗病能力。
督脉灸(长蛇灸)
“督脉灸”又称铺灸、长蛇灸,是我国浙江地区的针灸工作者从传统的和民间的方法中挖掘和总结出来的一种独特灸疗方法。暑夏三伏天是“督脉灸”祛病的最佳季节。盛夏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最盛,腠理疏松,百脉通畅,“督脉灸”以刺激背部督脉和督络为主,借助暑夏之伏天(阳中之阳)炎热之气候,能起强壮真元,祛邪扶正作用,从而鼓动气血流畅,则顽疾自愈。
与传统冬病夏治贴膏药等方法相比,“督脉灸”其铺灸面广,刺激部位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经脉循行所过,将多经多穴组合应用,且艾炷多、火力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温通督脉及膀胱经诸俞穴之力特强,临床多作强壮补虚以治疗虚劳顽痹之证。
“督脉灸”适用于督脉诸证和慢性、虚寒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腰肌劳伤、增生性脊柱炎、神经衰弱等。
完文:吴茜玲∣编辑:吴茜玲│审核:陈海林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