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鉴别诊断
临床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天泉穴心痛支气管炎咳逆上臂内侧痛

穴位位置:

天泉穴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取穴方法:

伸臂仰掌取穴,天泉穴位于上臂前面,平腋前纹头下2寸,当肱二头肌长、短二头之间;或于曲泽穴上7寸取穴。一说在“腋下3寸。”《针灸大全》

天泉穴意义:心包经的下行经水在此大量气化。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下行的温热经水及经水外散的温热水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心包经下行并向天部散发水气,天部的温热水气散热后冷降为水液亦循心包经下行于曲泽穴。

功效作用:散热增湿,宽胸理气,活血通脉,天泉穴有开胸理气、活血化瘀作用。

主治疾病:

天泉穴主治咳嗽,心痛,胸满,胁胀,臂痛等。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动过速,心内膜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

其它:支气管炎,上臂内侧痛,视力减退等。

穴位配伍:

天泉穴配内关穴、通里穴治心痛、心悸;

天泉穴配肺俞穴、支沟穴治咳嗽、胸胁痛;

天泉穴配侠白穴、曲池穴、外关穴治上肢痿、痹、瘫、痛。

天泉穴配内关穴、中冲穴治心绞痛。

天泉穴配腕骨穴治肩臂痛。

天泉穴配内关穴,有活血通脉的作用,主治心悸。

天泉穴配曲池穴,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肘臂挛痛。

天泉穴配期门穴,有理气活络的作用,主治胸胁胀满。

刺灸法: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肩部。

艾灸方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thl.com/jbzd/12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