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春捂秋冻”,第一反应竟不是这个词本身的含义,而是……
武汉不是只有冬夏?!哪有春秋?!
“流浪太阳”的史诗大戏从年前上演到年后,听说今年武汉樱花也由于天气影响可能迟到10天。最近真是好不容易开始翻了新的篇章——“太阳回来了”,感觉春天,哦不,夏天的气息在温暖的阳光里开始徐徐酝酿。于是乎,你开始脱掉冬天的厚羽绒服换成靓爆整条Gai却单薄的外套。
在这里,同济研小招们要提醒大家这句俗语“春捂秋冻”!下面,小招要从以下几点给大家细细科普。
1、震惊!“春捂秋冻”背后竟有科学依据
“春捂”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
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状态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病菌乘虚袭击机体,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秋冻”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当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秋冻”让人体慢慢适应逐步下跌的气温,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寒冬腊月做准备。就像是锻炼可以潜移默化的强身健体一样。
我国一般以3—5月为春季,(武汉此处可能为3-4月?)9—11月(武汉可能为10-11月?)为秋季。
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春季最高温度的平均值高于秋季,而春季的最低气温平均值却反而低于秋季。这说明:虽然在春季白天温度高一些,但一早一晚温度还是比较低的。
春季是回暖期,室内的温度回暖不如室外,所以在室外感觉很热,一进入室里就感觉很凉;秋季则相反,是一个降温季节,室外气温虽然下降了,但室里却是温暖的。因此,如果春季不注意保暖,稍不注意就会着凉。
此外,虽然春季天气已回暖,但冷空气活动次数仍多于秋季,还时常有寒潮入侵,往往出现倒春寒天气,很容易让人们不适应。为此,春季一定不要轻易减少衣服,棉衣不要过早脱。
常言道“春风入骨”,春天要防风,防止寒气乘虚而入,寒邪则伤肺,加上春季人体的皮肤已经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御能力有所减弱,易患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但若防范得当,“春捂”得法,体质强健,则将会减少患病的机会。
2、武汉的春天要怎么捂?
不管季节如何变化,人体温度总是要维持在37度左右,保持这个恒定的温度,单靠人体自身的产热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衣物的帮助。那到底该怎么“捂”呢?
春季易受冷空气的侵袭,“倒春寒”也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