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鸣者为特征。慢性支气管炎可分急性发作期、缓解期。
慢性支气管炎有时发作有时不发作。急性发作时期,临床症状明显。不发作时完全没有临床症状。但是,慢性支气管炎不发作时不等于病已痊愈,仅仅是没有临床症状而已,在气管、支气管黏膜下的慢性病灶仍然存在,黏膜下组织病变没有完全修复。这属于症状缓解,不属于痊愈。
慢性支气管具有反常症状:慢性支气管发生后逐年加重,初期其咳嗽、咳痰症状也逐渐加重,但经过一定时期之后,即使在急性发作期其咳嗽、咳痰症状也可能反而减轻。从病程看,是加重了,从临床症状看,是减轻了。
慢性支气管炎的反常症状,病因是:
①病理变化:气管、支气管黏膜及黏膜周围组织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分泌腺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坏死并逐渐加重。
②神经敏感性下降,气管支气管对炎症刺激的反应减弱。
③腺体分泌功能衰减,分泌物减少。
④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贫营养状态不利于病原体的繁殖,急性感染程度较轻。
这四个病因之中,最基础的病因是①,即病理变化。②、③、④都属于病理生理变化,都是以病理变化为基础。
根据以上所述原理,进一步分析可以知道,慢性支气管初期病情极轻的,或慢性支气管炎中期病理变化较重的,都可能长期几乎没有临床症状。这种情形下,稍不留意,就不察觉到已患上慢性支气管炎,或者以为慢性支气管炎已经治愈。这种状态下,慢性支气管炎处于隐形状态、潜伏状态。
慢性支气管炎很常见,隐性慢性支气管炎也多见。笔者在临床上,多见隐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有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只是偶尔有很轻的咳嗽、咳痰症状,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较明显的咳嗽、咳痰症状。
有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平时几乎没有咳嗽、咳痰症状,经治疗后,咳嗽、咳痰症状反而较多,长时间经常咳白色粘性痰。
有一个朋友,不吸烟,多年来极少感冒,也无咳嗽、咳痰,还经常定期体检。某一次因病做检查意外地发现患上了肺癌,同时还发现了肺组织多发性结节。西医流行病学研究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高发肺癌。这患者肺小叶切除术后接受笔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出现了隐性支气管炎症状,治疗后发生了咳嗽、咳白色粘性痰。
气管、支气管黏膜组织是人体中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组织,虽然可免于被光照,但频密接触周围环境的空气以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人自出生以来,气管、支气管黏膜一直受到空气及其中有害物质的侵袭。几十年下来,气管、支气管黏膜受损,实在合乎情理。看看成年人、老年人的脸皮,与婴儿的脸皮相比较,就不难理解,长期被侵袭积累下来的后果有多严重。
隐性慢性支气管炎多见,在预防保健工作中值得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