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虽然空气中还有一些寒意,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气温慢慢回升,春光明媚,是最适合运动的大好时光。不过由于气温不稳定,若运动或者增减衣服不当就容易生病,实践证明:春天锻炼不当,会适得其反。因此,专家建议春天锻炼时一定要注意“春捂”。
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楼慧玲说,中老年人在春季常到户外活动,能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荡涤体内污气,增强心、肺功能,能舒适地沐浴和煦阳光,皮肤科充分吸收补充维生素D3,增加钙的吸收,增强骨骼健康;杀死皮肤上的细菌、病毒,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不过,中老年人在春天锻炼身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宜早
初春,晨间气温低、雾气重。过早出户后,人体骤然受冷容易患伤风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寒冷刺激还易诱发心脑疾病急性发作,所以,中老年人应在太阳初升后外出锻炼为宜,最好不要早晨五六点就去做运动。
不宜空
中老年人新陈代谢慢,早晨血流相对缓慢,体温偏低。故晨练前应喝些热饮料,如牛奶、蛋汤、咖啡、麦片等,以补充水分、增加热量,加速血液循环。糖尿病患者尤其需注意。
不宜露
早晨户外活动,要选择避风向阳、温暖安静、空气新鲜的旷野、公园或草坪等,不要顶风跑,更不宜脱衣露体锻炼。古代医家都强调“春捂”的说法,就是“春不忙减衣”。
从中医理论讲,“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现代的人们也早已认识到,过早脱去棉衣,极易受寒,寒则伤肺,易发生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
“春捂”应该捂哪里呢?重点就是腿和脚。由于屋子里有暖气,所以很多人习惯减衣服时先减掉几条裤子。然而,因为人体下半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身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
近年来,医疗气象学家对“春捂”有了更科学、更具体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供人们在实践中便于“操作”的数据。
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多数中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注意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变化无常,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捂的信号。
持续时间:1-2周恰到好处。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升后,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
不宜激
老年人体力弱,适应性差,所以运动量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微微出汗即可。那种大汗淋漓的激烈运动容易诱发心、肺疾病,对老年人不适合。
不宜急
因为老年人晨起后肌肉松弛,关节韧带僵硬,四肢功能不协调,所以建议在锻炼前应轻柔地活动躯体、扭动腰肢、活动关节,事先做5-10分钟的热身活动,比如弯弯腰、拉拉胳膊,让各个关节充分活动后,再开始运动,以防止因骤然锻炼而诱发意外事故。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力自我生活能力和疾病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文/羊城晚报记者张华通讯员黄月星
来源
羊城派“精读”频道
图片
视觉中国
编辑
大方
中老年人在春天锻炼身体时的注意事项,你看明白了吗?觉得不错请转给家人,并点一下吧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