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一吃饭不好,生长发育不好,医院,就被诊断为小儿脾虚。
那么脾虚的诊断标准到底有哪些?小编为你献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脾虚定出的几条主要指标,看看你家孩子占了哪几条?
①食欲不振
②大便失调
(包括泄泻,大便虽成形,次数增多或大便难解)
③面色萎黄少华
④形体消瘦
(体重低于正常同龄同性别平均值10%)
⑤舌质淡,苔薄白
⑥毛发不荣
“三伏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三伏天为什么适合贴敷?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疏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冬病夏治三伏贴又是什么?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又称“三伏贴”,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他是根据《黄帝内经》中“夫虚者气出也,夫实者气入也。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针对不同体质和病情,进行穴位贴敷,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可打通经络,疏通阳气,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使一些宿疾得以康复。三伏贴适用病症
虚寒性呼吸系统病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脾胃虚寒失调病症:常发性腹痛腹泻,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形体消瘦等;
风寒湿痹症状:颈、肩、腰、腿或关节风湿性疼痛,阴雨寒冷尤为加重等症;
虚寒体质亚健康症状:易感冒,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冬季畏寒,手脚发凉,易乏力困倦等。
适用人群
老年人
因年龄体质各种原因导致阳气衰弱,长期受各种虚寒症状困扰,如老慢支、老风湿病、脾胃虚寒、哮喘、易感冒的等。
妇女
体虚易乏、抵抗力弱,手脚冰凉,畏寒,经期小腹发凉、虚寒型痛经、产妇产后因受风寒导致的头痛、月经不调等。
儿童
体虚怕冷、发育迟缓、脾胃功能低下,秋冬季流感期间易反复感冒、小儿哮喘等。
体虚体寒人群
畏寒怕冷,秋冬易感冒,脾胃虚寒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腰膝酸软沉重,常乏力困倦,冬季易发冻疮等人群。
三伏贴功效
“三伏贴”具有温通经络、散寒助阳,调养气血,健脾和胃,鼓舞人体阳气,调节脏腑平衡的功能。在每年三伏天人体阳气最为充足的特定时间内,针对不同体质与症状采取不同穴位贴敷,从而最大程度祛除体内痼疾寒气、增强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