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属于中医特色疗法,康复医学科各位学者精心研究,辨证论治,取穴精准,集中药-经络穴位-穴位点刺作用于一体,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直达病所。因其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中医认为,经络具有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抗御外邪等作用。是人体器官定向排出病气的通道。穴位贴敷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的中药药饼,药饼通过穴位,透过皮肤,进入经络,直达病处,祛邪却病,并可激发经气,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即所谓的“内病外治”。
1、呼吸系统:慢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免疫功能低下等易在秋冬季节发作或加重的肺系疾病患者,以及慢性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变应性咽喉炎等患者。2、消化系统:肠胃功能紊乱,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3、妇科类:虚寒体质引起的痛经,四肢发冷,背凉,经期血量少或夹有淤血块。产后头痛,产后风等。4、骨科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5、免疫系统:免疫力低下,禀赋偏弱,平素畏寒怕冷、反复感冒及老人、小儿体虚易感冒患者。三大优势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禁止吃生冷、海鲜、辛辣刺激、牛羊肉等食物;
2、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6小时后方可洗澡;
3、贴敷当天要避免吹空调,不要喝冷饮;
4、贴敷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症状,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如果情况严重应及时与主治大夫联系;
5、禁忌症:孕妇、心脏病、疤痕体质、实热、虚热体质的患者都不适合进行三伏贴。
康复医学科工作人员为患者贴敷现场
初伏:7月16日(农历五月二十六)——-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中伏: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8月4日(农历六月十五)
闰中伏:8月5日(农历六月十六)——8月14日(农历六月二十五)
末伏:8月15日-(农历六月二十六)——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每伏前三天,连续贴敷效果最佳
预约开始时间: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