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鉴别诊断
临床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使用消炎药有讲究

治愈白癜风的方法 http://pf.39.net/bdfyy/

双击报纸可放大阅读

01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使用消炎药有讲究

对付炎症,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抗炎,比如,肠胃炎要消炎,伤口炎症要进行消炎处理等。那么——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一般缓慢起病,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而病情加重,主要症状为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慢支可以分为缓解期和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期是指上述症状突然加重。

何时消炎?先识别

问:怎么才能准确识别出慢支急性加重是不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呢?

答: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但是,还是有一些相对可靠的方法。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看症状,如果有咯脓痰并且痰量增多,往往说明出现了细菌感染。或者脓痰、痰量增加仅有两者之一,但是出现了喘息、憋气加重,也提示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发热并不能说明存在细菌感染。除了症状,抽血化验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也有助于判断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也有一定的鉴别价值。是否为细菌感染,多需要根据症状和化验结果综合判断。

如果急性发作并非细菌感染所致,那么使用抗菌药物有百害而无一利。抗菌药物会杀灭我们肠道、口咽部、皮肤黏膜等部位的有益细菌,造成菌群失调,还可能带来过敏、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此外,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会在我们体内筛选出耐药细菌,增加日后耐药细菌感染的风险。因此,每次使用抗菌药物都应该非常慎重,应尽量避免毫无细菌性感染的端倪而乱服抗菌药物。根据症状不能确定或排除时,血液化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切忌过分依赖自己的经验,关键时刻应寻求专业帮助。

消炎与否?看病情

问:由于慢性支气管炎中带个“炎”字,那么治疗中需要消炎吗?

答:这要从慢支的“炎”谈起。慢支中的“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这种气道炎症反应多由吸烟、职业粉尘、化学物质、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的长期接触所致;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也会起到部分作用,其中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更为重要;同时,免疫功能紊乱、气道高反应性、年龄增大等机体因素和气候等环境因素均与慢支的“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我们平时谈到的消炎药是指抗菌药物,即青霉素、头孢菌素、阿奇霉素等,消的是细菌感染产生的炎症反应,对吸烟、病毒等引起的炎症反应就无能为力了。由此可见,缓解期的慢支患者用消炎药起不到治疗作用。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才是正确的做法。

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不难看出,抗菌药物仅仅适用于细菌性感染。而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可以是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只有当急性加重是由细菌感染所致时,才有抗菌药物的用武之地。(张静)

02

预防脑卒中再发

重在降压治疗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及时到位,死亡率显著下降,使得大多数脑卒中患者能够安然度过急性期,转入恢复期。首次脑卒中康复后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二次脑卒中再发率高,据报道,首次脑卒中后的5年中二次脑卒中的再发率可达20%~27%。

医学专家指出,二次脑卒中再发的根本原因与高血压密不可分。临床资料表明,普通高血压病人的平均血压下降5.8mmHg(毫米汞柱),二次脑卒中再发率降低22%。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在血压控制达标的情况下,可使二次脑卒中再发率降低36%。国外权威机构的多项研究证实,首次脑卒中后加强血压管理,可使二次脑卒中再发率下降28%~32%。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凡是在首次脑卒中后,其血压大于/90mmHg时,无论是何性别,何年龄,伴或不伴其他心血管高危因素,都要认真开展降压治疗。

目前认为,一般是在首次脑卒中后的1周至1个月内开展降压治疗。为保证足够的脑血流灌注量,特别强调平稳、缓慢、逐步的降压原则,也就是说,一定要避免降压速度过快。所以,医学专家建议小剂量使用降压药,以便在开展降压治疗后的1个月内将血压控制在/90mmHg左右,再用1~2个月时间将血压控制在/80mmHg或以下。(韩咏霞)

文字编辑:徐咏秋

音频剪辑:李心睿

背景音乐来源:Bensou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thl.com/jbyf/10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