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鉴别诊断
临床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张利兵经典奇案中医治愈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目前全国最权威最好的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www.mxxshi.com/dx/cs/2141.html

导读:慢性支气管炎:

1.是以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症的一种肺系病证

2.是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症的反复发作肺系疾病证

3.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

汤某,男,68岁。

主诉:慢性支气管炎近20年,近加重三个月。

现病状:患者自述反复咳,喘近20年,冬天发作频繁。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阻肺。吃西药和打吊瓶一直都是反反复复,难以解决!近三个月喘咳气急,胸闷心慌,活动则喘更重,呼多吸少,腰酸膝软,四肢怕冷,口干咽燥,痰多色黄,咽痒。经人介绍到我处中医门诊部就医,查体:面青唇紫,消瘦疲倦,诊脉细弦而滑,舌淡苔白而腻。根据患者自述和脉症合参,基本诊断为肾虚久咳,肺气不宣。治以补肾摄纳,宣肺平喘。

自拟方:三皮肾气汤加减

陈皮15克,桑白皮15克,枣皮9克,

补骨脂10克,杜仲10克,白芍20克,

沉香9克,山药15克,射干15克,

五味子20克,核桃10克,蛤蚧3克(研粉吞服)

肉桂9克,人参6克(另炖),银杏叶10克,

法半夏10克,女贞子15克,黄精10克,

川贝母10克,功劳叶10克,黄荊子9克,

紫河车10克,生甘草10克。

服药7剂后,咳嗽,气喘均有减轻,守方治疗20天,咳嗽,气喘明显改善。后改前方加补肾固精纳气药,制成中药丸调理3个月,患者基本痊愈。

结语:患者年老久病,肾精不足,上盛下虚,寒热并存,故久咳久喘。巜景岳全书》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邪气犯上则上焦气壅而为喘者,宜清宜破也,肾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阴亏损,精不化气,则下不上交而为促,宜填之精也"本人三皮肾气汤加减,推崇景岳全书之意,补肾摄纳,宣肺平喘,降气化痰。方中补骨脂,杜仲,白芍,山药,黄精柔肝补肾;桑白皮,陈皮,射干,法半夏,川贝母,蛤蚧,银杏叶宣肺平喘,降气化痰;五味子,沉香,枣皮收敛肺气;老年人属于虚证,加人参或者党参;紫河车补益精血,是本人喜用药之一。

西医学中的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哮喘等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肺结核、等发生呼吸困难时,也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辨证论治,除了本人真实案例以外,还有下面7个证型。

风热袭肺一桑菊理肺汤加减

寒湿伤肺一麻黄平喘汤加减,

湿热恋肺一射麻定喘汤加减,

肝气犯肺一黛蛤泻白汤加减,

肺气亏虚一补肺宣化汤加减,

肺肾双虚一补肾地黄降气汤加减,

正虚邪盛一参附汤合八珍汤加减。

请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论治,精准用药。

本人临床开方的思路,供同行参考和修正。

1、补虚重在补脾,以绝水源;补肾重在补阴,以水生函木;

2、常服久服补剂,因证制宜,适当配健脾和胃,理气之品。即补益每兼理气调胃之义;

3、补阳剂中,常配滋阴药,有助补虚扶阳,使阴有所依,不致耗伤阴精;

4、在补阴剂中,加入补阳药,可阴阳兼顾,又能很好发挥补阴作用;

5、补气药与助阳药,补血药和养阴药,往往是相须为用的;

6、补血药,性多滋腻,有碍消化,对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不宜用。若必须用,应与健脾助消化药同用。

7、滋阴药久服易败胃,或内伤中阳,必要时配醒脾和胃之品;补阴药大多甘寒滋腻,不易消化,凡脾肾阳虚,食欲不振,腹满便溏者不宜。

8、补气药与行气药并用,补血药与活血药相伍,动静结合,补而不滞,药性温中兼凉;如气血两亏,阴阳倶虚证候,用气血并补,或阴阳并补的方法。

9、气能摄血,故常在补血治血时,着重配以补气药。补血药能滋养生血,和调节心肝脾经的功能,以助血的滋生。血虚与阴虚,往往互为因果。也可同时出现,补血补阴常同用。

10、精不足补之以味,形不足温之以气的治疗方法。

11、有补无泻,恐有碍于膀胱泄浊,故掺以茯苓,以淡渗,以泄之。

12、脏腑各虚证,可按五行理论,使用补母法,或间接补益法:如肝虚补肾,以滋肾水函肝木;脾虚补命门,以补肾中命火,以生脾土;肺虚补脾,即补脾土,以生肺金。

13、补土抑木法说:“不祛瘀则补无力,徒祛瘀,则脾胃更伤,应双管齐下,当和中泻木祛寒,小建中汤加味主之。白芍桂枝干姜炙草,半夏,橘饼,川椒,当参白术,即扶土抑木法;

14、凡用人参等补气药时,不用山楂,山楂破气,会抵消人参等补气药的作用,多用则耗气损齿。山楂助消化,促分泌,产后腹痛,赤白痢,疝气,腰痛,螩虫,食用过多,会损中气,脾胃虚弱者忌。

15、古人虽云:“痛无补法,此指邪气方面而言。脉平按稍止,脉虽大,而重按稍松,则是脉证俱虚,用补何疑。非气治,食治,火治也。由劳碌过度中气受伤。

16、治血虚发热,切记用散表清热之剂。血虚发热,以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虚热自除。

17、百病皆生于气,脾为脏气之源,各脏器虚,与脾气虚有密切关系。可认为气虚是以脾气虚为主;

18、汪昂说:“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血滞者,降其气,而血自下,血内溢者,固其气,而血自止。

19、气血两亏,阴阳俱虚证候,用气血并补,或阴阳并补的方法。如气能摄血,故常用于补血,止血时,着重配用补气药。补气与助阳,补血和养阴,往往是相须为用的。血虚与阴虚,往往互为因果,也可以同时出现,补血补阴常同用。

20,四物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四药合用,补血调血,动静结合,补中有通,补而不滞;

21,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芪之属也;血虚者用当归补血汤,由黄芪30克,当归6克;气血双亏者,用十全大补汤;

22,凡阳虚者,补而兼缓,桂附干姜之属也;凡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门冬、白芍、生地之属也;凡阴阳不调者,用炙甘草汤;凡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杞子之属也;

23,精血亏虚者,用鹿角霜合熟地,大补精血;

24,寒甚用药:如遇寒胸痛,加干姜,熟附子;如腕腹胁痛,以良姜为主药,胁痛加青皮。胃痛加木香,枳壳;痛经加当归,川芎。

这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thl.com/jbyf/10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