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冬季安全一点通
预防气象灾害
每天收看天气预报,遇到大雪、大雾、冰冻等极端恶劣天气时,同学们要按照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做好保护措施。
消防安全
同学们要学习掌握火灾疏散逃生的路线和逃生方式、方法,发生火灾时及时拨打救火电话。
不要在实验室等集中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区域玩耍。
防滑冰溺水
同学们不要到没有设防护栏、警示标牌自然结冰的江河、湖泊、水塘、水池等冰面游玩滑冰,防止发生破冰溺水事故。
若发现有人在无安全保障的冰面玩耍,一定要及时提醒和劝阻。
交通安全
冬季常出现冰冻或者雾,这会影响汽车的刹车性能。步行上学的同学们一定在人行道内或靠路边行走,注意来往车辆,不要斜穿、猛跑。
乘车上学的同学们要乘坐校车、公交车等安全车辆上下学,不要坐黑车或“摩的”等不正规、不安全的车辆。
交际安全
元旦将近,诈骗、绑架、偷盗等事件增多,同学们上学放学路上,不要随便与陌生人交谈,不能透露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等,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或者坐陌生人的车子回家,以免上当受骗。
小雪节气,养生小贴士
防寒保暖要做好
上段要捂,不要让脖颈暴露在外,出门最好戴上口罩。中段要燥,掌握这个口诀:内贴中松外收口。内衣最好柔软贴身,增加保温性;中层的衣服要吸汗、不紧;外套一定要防风,最好在领口、袖口、腰部、脚踝处有收口的设计。下段要松,鞋袜要穿宽松点。
早睡晚起,睡前泡脚
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不要迟于22点休息。可以每晚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或者抽空做做暖脚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冻伤,并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多喝水防内热产生
在平时的生活中,多饮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缩短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减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还能降低血液粘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蜂蜜水可润燥解毒,白萝卜水能清热利尿,梨水可以润肺止咳,都是这个时节不错的选择。
多食热粥
多吃保护心脑血管的食品,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等;降血脂的食品,如苦瓜、玉米、荞麦、胡萝卜等;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如腰果、山药、栗子、核桃等。
食物烹调可多采用炖食,这样营养流失较少;多食热粥有益健康,如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黑色食物补肾防感冒
预防感冒是贯穿冬季养生的主题,而多吃黑色食物不仅能迅速补充热量、防感冒,还能滋补肝肾、清泻内火、保养肌肤。如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的作用;黑豆、黑米、黑枣、黑木耳等,也都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想健康,多喝汤
鸡汤特别是老母鸡汤有很好的补虚功效,它能缓解感冒症状,改善人体的免疫机能,冬季养生多喝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鱼有健脾开胃、止咳平喘等功能,将它和冬瓜、葱白煮汤食用,可以减轻水肿。
勤运动,不懒惰
小雪过后,虽然气温更低,但积极锻炼也不要放松。慢跑、快步走、跳绳、打太极拳等,能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但也不可运动过度,大量的出汗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健康过冬,如何远离“暖气病”
北方地区陆续开始供暖,暖气房里的人们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特别是教师由于长期讲课,呼吸道疾病成为了最高发的“暖气病”,除此之外,师生们在冬季还有哪些常见“暖气病”?又该如何远离不适?跟着小编一起了解。
常见的“暖气病”
1.咽喉肿痛
在供暖季,最高发的“暖气病”就是呼吸道疾病了。长期呆在暖气房里可能会出现口干,特别是教师由于长时间讲课,往往有慢性咽炎,供暖后室内空气干燥,更易引发咽喉肿痛,而且随着室温的升高,一些细菌会活跃起来,严重的话还会引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2.眼睛干涩
冬季气候干燥,供暖后,长时间处于干热的室内,眼睛泪液不足,容易出现干涩、疲倦、眼痒等症状;较严重者眼睛还会红肿、充血。在日常工作中,老师批改作业时间长、久坐备课时间长,再加上户外活动减少,很容易出现眼睛发干、发涩等症状。
3.头晕头痛
供暖期间为了保暖,教室及办公室门窗紧闭,而且教室内学生多,室内外温差大,空气干燥,会引发老师流鼻血、头晕恶心等症状。办公室内温度较高,加上久坐办公桌前无法保证大脑供氧和新鲜血液流通,这就是为什么批改作业时总觉得自己“头晕眼花”。
4.烦躁不安
冬季门窗紧闭,加上暖气供暖会造成室温过高,这可能会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从而导致人们出现不同程度的内热外寒症状,如烦躁不安、软弱无力等。
三招远离“暖气病”
1.控制室温,温度不宜过高
冬天室温稍微低点对健康更有利,室温在17℃~20℃时,脑力工作,如批改作业、备课等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控制温度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通风。冬季不开窗通风,使暖气房内空气急速干燥,给病菌的孳生和传播提供“温床”,建议天气晴朗时,打开教室及办公室门窗通风避免细菌孳生。一般早晚各开窗通风一次,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一方面可以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另一方面也避免室内太干。
2.保持室内湿度
教室内经常拖地或者往地面洒水等方法增加室内湿度;在办公室内安置水盆、湿毛巾等增加室内湿度,还可以在室内养一些仙人掌、吊兰、发财树等绿色植物,调节室内湿度。不仅对解决嗓子痛有帮助,而且可以很好地缓解眼睛干涩的问题。
3.身体“保湿”
冬季供热往往会使人觉得很干燥,除了要保持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外,人体自身也要注意“保湿”。
教师因为讲课,冬季嗓子容易干。咽喉炎最快捷的处理方式就是用温盐水漱口,虽然这并不会治疗感染,但是可以抵抗炎症,而且具有缓解症状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更需要饮水,平时要多吃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等。同时可以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如芝麻、萝卜、番茄、豆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不饮或少饮酒。
北京哪里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