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与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伤害—肺部健康
雾霾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发作等,增加了肺癌发病的危险性。另外,雾气持续不散,会加重老年人循环系统的负担,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正常情况下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正常情况下多达倍。
使鲜肺6天变黑肺且无法复原
近期,复旦大学实验表明,“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研究通过大鼠解剖后发现,6天"鲜肺"变"黑肺"且无法逆转。PM2.5颗粒对肺的损伤一旦形成,治疗的药物成本和时间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形成“黑肺”,彻底消除的难度大大增加,几乎无逆转可能。
保护肺部健康
老年人和孩子在这种天气里最容易受到伤害。专家提议,对待雾霾千万不可“缴械投降”或“自暴自弃”,而应怀着“能防一分是一分”的心态,因为只要有所防护,伤害就会减少,身体就会受益。可以采取五种措施:
1、动——适量且避开雾霾严重的早晚
雾霾天在户外运动,害处大于好处,所以空气质量差时,转战健身房,做室内运动是不错的选择。雾霾在早晚时分较为严重,老年人若喜欢户外运动,可选在雾霾消散的中午来进行。同时要注意运动量应适宜而非过大,否则人体较长时间处于疲劳期,反于抗病无益。
2、穿——适当保暖十分重要
室内温度保持在22℃左右为宜,避免与室外温差过大。供暖后,外出时要格外注意保暖,因为寒冷也是诱发呼吸道疾病的一大原因。
3、开——少开窗通风,不等于不开窗通风
雾霾来时,要少开窗通风,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时间不开窗通风。建议选择中午阳光较为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开窗换气,同时时间不宜过长。此外,还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绿植,如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以净化室内空气。
4、洗——常洗手洗脸,做好个人卫生
临床上,很多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不仅源于雾霾,更源于飞沫传染,所以外出回家后,应该首先脱掉外套和裤子,洗脸洗手,将室外的病毒隔离掉。
5、戴——只要外出,最好戴口罩
空气质量差时,外出尽量戴上口罩,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污染物浓度最高时,更要戴好口罩。要注意的是,不管佩戴哪种口罩,一定要压紧口罩位于鼻部的金属条,使口罩与鼻部完全吻合
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愈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