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风险*
1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成为其独立的风险因素。
2老年(65岁)、肥胖、营养不良及吸烟史等因素增加其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3长期的气道炎症可导致高反应性气道,麻醉的某些药物及麻醉插管操作使这类患者发生支气管痉挛的几率升高。
4手术部位越接近膈肌,对术后患者的肺活量、功能余气量及呼气流速等呼吸力学参数影响越显著且持久,因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越大,依次是上腹部手术开胸非肺脏手术下腹部手术脊柱、头颈及四肢手术。后腹膜入路及腹腔镜手术后的呼吸系统风险较开腹手术明显降低。
5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全麻较椎管内阻滞更具风险,但长时间(3小时)的全麻可能会增加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全麻中不合理的处理可使手术结束后早期的风险增加。
6肺功能测定如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速和分钟通气量小于预计值的50%和/或血气分析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45mmHg,则围术期风险明显增加。应该认识到,肺功能检查并不能明确预测术后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不包括肺切除术,此类手术对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影响取决于肺部病变本身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具体术式。
术前对策
1尽早戒烟,至少两周。
2对择期接受影响呼吸功能较显著的手术患者,可以考虑指导其在术前开始腹式深呼吸的锻炼,作为术后呼吸功能储备的锻炼。
3治疗支气管痉挛的药物使用应延续到手术前,在喘鸣症状发作和恶化的情况下需要延迟手术。
4术前存在呼吸系感染征象者,积极使用抗生素和祛痰药以减少痰量,并指导患者行体位引流和咳嗽排痰。
5尽可能使用微创手术技术。
6嘱患者术后常进行深呼吸和咳嗽动作并加强胸部理疗和体位引流痰液。
麻醉处理要点
1如患者存在肺功能测定显示的严重通气功能障碍,而手术非必需全麻下完成,应首选在区域阻滞下完成手术(如下肢和下腹部手术选用椎管内麻醉);但如预计手术难度较大、时间较长的下腹部手术和上腹部手术仍应选择全身麻醉以便于术中呼吸管理。
2有肺大泡者慎用笑气。
3通气采用吸气流速较慢的较大潮气量,呼吸频率依呼末二氧化碳数值定。
4腹部手术后良好的镇痛虽然不能改变术后被损害的肺功能,但可以使患者更易于配合做深呼吸及咳嗽排痰,其中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更佳,可能更有利于此类患者。
5尽可能地通过麻醉技术早期恢复通气功能并拔管,严重者术后可能需要短期的呼吸机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