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鉴别诊断
临床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冬季小感冒不简单风寒与风热感冒有何区别

  秋冬换季最易感冒,很多人认为着凉就是感冒,尤其是寒冷的冬季。虽说感冒不是大病,但一旦染上,就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还是要预防为主。那么,感冒是因为着凉导致的吗?如何预防感冒呢?

  着凉≠感冒

  所谓着凉,又称受凉,即身体感受到凉。外界较大的温差变化或秋冬季较低的气温都容易让人着凉。着凉的后果亦可能有很多,如冷的发抖、打喷嚏、鼻塞不畅、拉肚子等等。

  而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咽喉发干、鼻塞、咳嗽、打喷嚏、头痛等皆可为感冒的症状,且感冒还是最常见传染病之一。

  说其是传染病,是因为感冒实际上是由病毒的入侵引起的,病毒还能继续四处传播,比如喷嚏或说话时的飞沫,和别人握手等。在身体过度疲劳、抵抗力降低时,这些病毒便蠢蠢欲动,对你进行骚扰。

  着凉时易感冒?因免疫力降低

  不过,人受凉时确实容易被感冒趁虚而入,这是为什么呢?从医学角度来看,普通感冒主要是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当人体遭遇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能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那些原本就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就会“趁机”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感冒的发生。

  所以感冒不是着凉,只是在“冷”刺激下,人体免疫力可能会降低,从而让感冒“趁虚而入”或是让还没有感冒症状的感染者病情加重。而着凉本身也会引起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喷嚏连天,这其实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对抗”反应。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有何区别?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感冒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疗上西药、中药皆可,亦可采用食疗,不但祛病,而且保健。预防措施为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也可提前打预防针。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

  那么,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1、汗:无汗——风寒,有汗——风热。

  风寒感冒——无汗的感冒:发热(高烧)、头痛、骨节酸痛、浑身疼痛。

  风热感冒——有汗的感冒:发热(温度不会很高)、汗出、恶风、恶寒。

  2、痰:清稀——风寒,稠浊——风热。

  清稀的一般是风寒,稠浊的一般是风热。

  3、鼻涕:清涕——风寒,黄涕——风热。

  4、起因:劳累——风寒,便秘——风热。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

  小心!感冒容易缠上6种人

  1、过度节食

  脂肪会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尤其是女性,要格外注意体重。但不要为减肥过分节食,否则会导致类固醇分泌紊乱,降低免疫力。

  2、不晒太阳

  维生素D在免疫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紫外线能促进维D的生成。如果不爱晒太阳,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秋冬季节光照较弱时,还可以多吃些鱼、蛋来补充维D。

  3、老便秘

  经常便秘会让肠道没有“闲暇”来抵抗病菌。丹麦研究显示,在饮食中补充益生菌会让感冒的病程缩短48%,益生菌能抵御感冒。

  因此流感季节可以适当吃些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等。

  4、爱赖床

  缺乏睡眠会降低免疫力,每天应保持8小时的睡眠时间。专家提醒,若睡眠过多会让血液循环减慢,导致免疫系统不能有效运转。

  5、不运动

  运动能加快血液循环,利于白细胞均匀分布到全身,还能通过改变激素水平来增强免疫力。

  研究发现,每周运动(跑步、快走等)3次、每次30分钟能增强免疫功能。此外,已经感冒的人,只要症状不严重,也不要卧床不起,轻柔的锻炼能加速痊愈。

  6、朋友少

  人们经常认为接触很多人会更容易被感染。而事实上免疫系统能“熟记”它所接触过的各种病菌,因此经常与家人朋友一起会增强人们防御疾病的能力,还能缓解精神压力。

  感冒防治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打了流感(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疫苗就可预防感冒

  流感疫苗是抵御流感病毒的疫苗,对预防普通感冒没有疗效。虽然二者都是呼吸道感染的疾病,但是病原菌不同,临床症状有差别,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普通感冒全年均可发生,病例分布为散发性,早期一般不发热。流感常发生于秋末或冬季,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其特点是具有流行性,经空气飞沫传播,可引起区域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发病的突出症状是起病急剧、寒战、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等,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发生率高。

  误区二:认为感冒后只要关闭门窗蒙头睡,捂一身大汗就可治疗

  这只是一种假象,因为出汗后身体似乎轻松一些,但并不能缩短病程,更不能痊愈。人患感冒时进食减少,体质较弱,如果大量出汗极易引起脱水和虚脱,使得抵抗力降低,病情进一步加重。感冒患者既要注意保暖又要注意居室空气的流通,并应多喝白开水,以利于及时补充体液和排出体内毒素。

  误区三:认为感冒时讲究忌口,不吃鸡蛋或牛奶等“发物”

  感冒后会使人食欲减退,而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都会增加机体能量的消耗,如果不能通过加强营养及时补充能量,就会延长病程。因此在患感冒后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口味宜清淡,适当多摄取一些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瘦肉、鱼类、鸡蛋、蔬菜、水果等才有助于康复。

  误区四:患感冒后同时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成药、维生素等多种药物,以为药用得越多感冒便好得越快

  普通感冒多数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的,抗生素不仅对病毒无效,而且还可能由于滥用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治疗感冒的药物多数为复方制剂,大部分都含有解热镇痛药,如果服用种类混杂,有可能导致药物过量,例如成人每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剂量不应超过2克,而服用两种以上含有此类药物的制剂就可能造成药物过量。

  误区五:认为感冒是小毛病,应带病坚持工作

  医学实践证明,当睡眠减少、劳累过度、寒冷刺激时,人体的抵抗力下降,细菌和病毒便乘虚而入,诱发疾病。特别是感冒后不注意休息,病原体就易侵入身体其他部位,继发感染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鼻窦炎、细菌性支气管炎,个别患者还可能转为肺炎、心肌炎、肾炎等严重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脏病、肾病、癌症等慢性病加重或恶化,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睡眠和休息是恢复健康、缩短病程的有效方法。另外,许多治疗感冒的复方药物制剂含有马来酸氨苯那敏(扑尔敏),易引起嗜睡的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坚持工作。

  如何预防秋冬季感冒?

  1、开窗通风

  每天最好早、中、晚开窗3次,让空气流通,换换新鲜空气。每次开窗20分钟左右,可使致病微生物减少60%或更低,但要注意室内温度不要因为开窗换气而降低到16℃以下,应控制在16℃~24℃最佳。

  2、养成洗脸泡脚的习惯

  养成每天用冷水洗脸、晚上热水泡脚的习惯,这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对预防感冒很有帮助。还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这是因为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因此,经常洗手的人能远离感冒。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

  3、盐水漱口

  用盐水漱口可抑制口腔内致病菌的繁殖,配置盐水漱口,盐水浓度应略高于生理盐水(0.9%的食盐水溶液)的浓度。在毫升的杯子中加入一平汤匙的盐,溶解后就可以漱口了。最好在早晨和晚上刷牙之后,每次10毫升,含漱1分钟。

  4、多搓手

  手拇指根部肌肉医学上称为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每日搓搓,对于预防感冒大有益处。其方法是: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两手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大约搓1~2分钟,整个手掌便会发热,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10余次。

  5、防寒保暖

  秋冬要注意防寒保暖,衣着要适当,不要穿得太多。出汗时,不要马上脱衣服摘帽,以免伤风受凉,要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着,衣服切勿骤增或骤减。

  6、多锻炼

  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爬山、骑车、跳舞等,可极大增强人体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7、穴位按摩

  两手食指按摩上星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然后用小指掌关节按摩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达酸麻胀为度,每天做1次。

  一不小心得了感冒怎么办?

  秋冬之际预防感冒高发,大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运动,来提高自身免疫力阻挡感冒病毒的侵袭。同时,避免经常呆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室内,都是不错的方法。

  1、感冒初发:姜醋茶或板蓝根

  感冒发病很急,可能只是睡了一觉,醒来鼻子就塞住了,也可能只是一个小时的时间你就开始喷嚏不止。打喷嚏是最常见的征兆,因为打喷嚏或者喷嚏前的鼻痒是病毒进入呼吸道的反应。

  这种情况下,你适合喝点姜醋茶,或一大杯板蓝根。闷上被子睡一大觉,多半第二天早上就好了。而且要多饮水、饮食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2、症状暴发:感愈胶囊配合感冒清热冲剂

  如果症状没有缓解,而是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出现咽喉肿痛、流黄涕、痰粘且黄、有汗、鼻塞、咳嗽等症状时,已经发展成风热感冒,一般只要吃些缓解症状的药物就可以了,建议去药店买盒感愈胶囊,配合感冒清热冲剂。

  感冒第三天,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其症状都已经达到了高潮。如果是普通感冒就要继续坚持服用感冒药,但是要记住,不要因为症状加重而换药,感冒药是要吃到痊愈的,不可以随便乱吃乱换,还有服用的剂量也不要随着病症的加重而增加,该吃多少就吃多少。

  因为此时人体免疫力比较弱,容易并发细菌感染。咳黄痰是细菌感染的证据,一旦查出有感染性炎症,必须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生素。(本文综合自搜狐健康、环球网健康社区、中国中医药报)

  特别提醒:任何疾病都不要轻易对待,医院检查才是最保险而健康的方法。









































白芷酊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thl.com/jbby/6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