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鉴别诊断
临床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文献快读猫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特征临床

摘要

研究目的:猫哮喘(FA)和猫慢性支气管炎(CB)是猫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被称为“猫下呼吸道疾病”。但导致两种炎性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可能不同,相关的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异常以及影像差异也是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调查某些检查参数是否有助于区分两种疾病,如气道细胞学。

研究方法:73只FB患猫和24只CB患猫被纳入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为兼容的临床症状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评估,表明FA(嗜酸性炎症)或CB(中性炎症),无细菌感染的细胞学或微生物证据。两组患者的特征、体格检查、血液学及胸片参数比较,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FA患猫的中位年龄为6岁,CB患猫的中位年龄为7.5岁(P=0.)。两组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咳嗽(95%FA/96%CB;P=1.)、病理性肺音(82%FA/79%CB;P=0.)和呼吸困难(73%FA/79%CB;P=0.)。94%的FA猫和91%的CB猫(P=0.)有异常的肺影像学表现。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在FA猫(40%)比CB猫(27%)更为常见(P=0.)。

结论和相关性:研究表明,FA和CB不能通过疾病特征、单一临床症状、血液学和影像学进行鉴别。

猫哮喘(FA)和猫慢性支气管炎(CB)是猫主要的两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大约1%的猫受到影响。目前FA和CB的准确定义仍存在争议和讨论,FA被认为是T细胞起源的I型超敏反应;CB被认为是在支气管肺泡液灌洗(BALF)中伴随中性粒细胞增多(>7%)而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一种炎性呼吸道疾病,它的特征是中性粒细胞性炎症、黏膜水肿、黏液分泌物增加和黏膜过度生长。而原发性损伤,如创伤、毒素或之前的感染被认为在CB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在人类医学中,吸入有害物质,比如:抽烟,是CB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兽医医学中也被认为是呼吸道疾病的潜在诱因。

截止到目前,关于两种疾病的种族特征仍知之甚少。患有FA的猫在年轻时即可发病;而在CB的研究中,暹罗猫的比例过高。患有这两种疾病的猫可能会出现咳嗽、呼吸音异常和呼吸困难;有一些作者提到相比CB,FA的猫更常见严重呼吸困难。

患有CB的猫,胸部X线片通常提示支气管或支气管间质性肺炎,但仍有高达23%的患者报告正常。大约20%的FA猫出现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红细胞增多症(低血氧导致)。截至目前,患CB的猫仍没有明显的相关疾病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异常。目前尚不清楚FA猫的典型诊断特征在CB猫中是否同样常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猫FA和CB的诊断参数,并进行比较,以确定在非侵入性检查下区分两种疾病之间的潜在标志物。

介绍

材料和方法

该回顾性研究包括-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小动物医学诊所就诊的猫。

FA和CB患猫的纳入标准是存在炎性支气管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咳嗽、肺部听诊音异常或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被定义为呼吸困难或费力,特征是呼吸类型的变化(例如,张口呼吸)伴随或不伴随呼吸频率的增加。基于人类医学中CB的定义,CB患猫必须在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表现临床症状,在就诊前3周使用过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动物予以排除。排除存在并发疾病(比如户外猫的肺线虫感染,伴心杂音的心脏疾病)、缺乏全面的诊断检查或非诊断性BALF细胞学检查病例。诊断检查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胸部X线、血液学(红细胞、不同血细胞计数)、户外猫的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

FA患猫的BALF细胞学检查表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加(20%)或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混合感染,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构成20%。CB患猫的BALF细胞学表现成熟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10%)、无病原体和阴性细菌培养的细胞学证据。临床病理学家对细胞学计数进行评估。由于支原体作为主要呼吸道病原体的意义尚未完全阐明,故本研究并未排除支原体阳性的猫。

研究群体

对只疑似炎性支气管疾病的猫进行刷选,73只确诊为FA和24只确诊为CB的猫符合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诊断流程

为了研究特定品种的地域倾向性,对患病组与临床群体进行了回顾性比较。

胸部X线解读

血液学和白细胞计数

细菌培养:改良式Hayflick-Agar或RT-PCR检测支原体种类

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未采用标准化方式进行:使用不同类型的支气管镜或不同的麻醉方案。38只猫使用内窥镜进行BAL;35只猫采用盲法在无菌气管插管中插入无菌导管进行BAL;24只猫未报告BAL操作类型。通常使用2-3份约3mL无菌NaCl进行BAL采样。

BALF立即以1r/min离心5min。在细胞学检查中,每张涂片至少评估5个不同位置的个细胞。

结果

研究群体

FA患猫中位年龄为6.2岁(范围1-15岁),CB患猫为7.5岁(范围1-17岁)(P=0.)。

FA组由22只母猫(20只已绝育)和51只公猫(37只已绝育)组成。CB组由10只母猫(5只已绝育)和14只公猫(12只已绝育组成)(P=0.)。

品种包括短毛家猫(DSH;FA63%/CB46%),暹罗猫(FA4%/CB4%),缅因猫(FA3%/CB8%),波斯猫(FA4%/CB4%)和其他品种(FA23%/CB34%),有些猫的品种未知(FA3%/CB4%)。

在研究期间,有只猫因其他原因被送到小动物医学诊所。门诊群体的品种分布无显著差异(67%DSH/33%其他品种),且FA组和CB组的品种分布也没有差异。(P=0.)。

多数患病动物由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n=66)、中性粒细胞性BALF的细菌感染(n=8)、缺乏全面的诊断检查(包括BAL)(n=)或可能导致临床症状的并发情况(n=78)被排除。另20只猫由于BALF细胞学没有诊断价值(例如,细胞密度低,细胞被破坏,涂片质量差)被排除。

临床症状

两组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咳嗽(FA95%/CB96%,P=1)、听诊呼吸音异常(FA82%/CB79%,P=0.)和呼吸困难(FA73%/cb79%,P=0.)。

一些猫出现张口呼吸(FA40%/CB25%,P=0.)和活动水平下降(FA21%/CB18%,P=0.)。

17%的CB和38%的FA患者出现紧急情况,必须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

CB组(17%)的鼻分泌物明显多于FA组(3%)(P=0.)。

其他临床症状包括打喷嚏(FA5%/CB13%,P=0.)、烦躁不安(FA12%/CB25%,P=0.)和呕吐/反流(FA15%/CB29%,P=0.)。

胸部X线片

多数动物查阅不到胸部X线片,根据提供的影像报告进行分析(FA69/73,CB22/24):94%FA猫和91%CB猫X线发生肺型改变(P=0.),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型(FA62%/CB41%,P=0.)或支气管型间质型(FA26%/CB23%,P=0.)。两组比较,胸部X线片表现无显著性差异(P=0.)。

实验室参数

39.6%的FA患者(n=21/53)和27.3%(n=6/22)的CB猫(P=0.)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加(图1)。在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上,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表1)。37.0%FA猫(n=27/73)和29.2%CB猫(n=7/24)(P=0.)可见红细胞增多。

图1猫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参考范围0.6×/l

表1猫哮喘(FA)和慢性支气管炎(CB)的血液学指标

BALF

48例样本检测出肺泡巨噬细胞,4例FA-BALF细胞学表现为细胞结构差,但可根据细胞分类进行细胞学诊断。29只FA猫BALF细胞学为混合型嗜酸性粒细胞和部分嗜中性粒细胞,44只为嗜酸性粒细胞。21.9%FA猫BALF样本中发现(n=16/73)细菌生长。细菌种类包括多杀性巴氏杆菌(n=9)、葡萄球菌(n=4)、链球菌(n=3)、产吲哚金杆菌(n=1)、支气管败血性博代杆菌(n=1)和假单胞菌(n=1)。所有CB猫样品(排除标准)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在5/73(三个PCR/三个培养基,两个培养基中都有一只猫阳性)FA猫和6/24(四个PCR/两个培养基)CB猫的BALF中检测到支原体(P=0.)。

讨论

虽然猫的炎性支气管疾病是猫的常见病之一,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FA的诊断和治疗上。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猫CB和FA的诊断特征和细胞学诊断。目前的研究没有显示任何特定的诊断参数,但这些参数有助于区分这两种疾病,如呼吸道细胞学。

在本研究中,大多数猫在出现呼吸征象检查时都是中年,这与其他调查猫支气管疾病的研究结果相吻合。猫的年龄分布范围很广,尽管CB患猫的中位年龄比FA患者大1.5岁,但两组之间的年龄参数没有显著差异。虽然有人提出,FA猫发病年龄较小,但可能是接触的群体导致。此外,据报道FA猫的发病更紧急严重,因此相比于CB猫,宠主可能会更早的咨询兽医并就诊。

两种疾病未发现品种特异性和明显的性别倾向。

如先前的多个研究所述,咳嗽是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在本研究中,只有一只猫无咳嗽史但出现呼吸困难。由于纳入标准的动物包含至少3个月病史,可能排除了其他以呼吸困难为主、无咳嗽为临床特征的CB患猫。除咳嗽外,大多病例还伴有呼吸听诊异常和呼吸困难。然而,当进行统计学比较时,这三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在两个疾病组中的表现是相同的,无法作为区分两种疾病的标准。

由于支气管收缩导致呼吸困难,被认为是FA致病性的标志之一,其他作者提出可通过逆性支气管收缩可区分这两种情况。尽管如此,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是其他下呼吸道疾病的一个特征,并非哮喘的特异性表现。其他导致呼吸困难的因素包括,局部炎症和气道黏液阻塞导致下呼吸道黏膜、气道肌肉和上皮的慢性重塑和增厚。众所周知,支气管直径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大量的空气流动受限,炎症会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不当,因此,刺激性的诱因,如刺激物或继发感染可能也能引起患CB猫呼吸窘迫。呼吸窘迫在CB中被认为是一种较少见的慢性疾病,虽然张口呼吸在FA猫中比CB猫更常见,表明严重呼吸窘迫,但这一参数的组间差异并不显著。

鼻腔分泌物在CB猫中比FA猫更常见。实验诱导性的FA会伴随过敏性鼻炎,但在自然发生CB猫中并没有鼻炎。在这项研究中,已经观察到FA和CB猫的鼻分泌物,但可能是非相关的,或者是由细菌或病毒继发感染导致。由于感染、后鼻滴流症和刺激被认为是CB的易感条件,更需要注意上呼吸道感染。

患FA和CB的猫在影像学异常方面没有显著差异。CT较X线更敏感,可提供更详细的支气管疾病分类。

与CB组相比,FA组血液学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图1)。白细胞介素-5,在变应性哮喘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中释放,刺激嗜酸性粒细胞的形成。但在本研究中,大多数FA猫(60%)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先前的研究也表明CB猫中未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趣的是,在本研究中,有一定比例的猫也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而其他疾病进程中也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如肺线虫感染、其他寄生虫、过敏性皮肤或肠道疾病,因此,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只能提示FA的存在,但不能与CB鉴别。

两组的其他血液学发现是红细胞数量增加,可能是慢性呼吸窘迫和低血氧导致。由于严重或长期低氧血症是刺激红细胞生成的必要因素,这一发现还强调了一个事实,即不仅FA,而且CB,会导致显著的气流减少和缺氧。

在本研究中,FA被定义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的气道疾病,CB是指成熟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加而无细菌感染(不包括支原体属)的疾病。不幸的是,细胞学结果对FA或CB的诊断并非没有缺陷。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临界值在不同的研究中差异很大,甚至健康猫的嗜酸性粒细胞最多可达28%。先前的一项研究表明,患炎性气道疾病的猫主要细胞类型和由此产生的细胞学诊断在不同的肺段之间有显著差异。在Ybarra等人的研究中,几乎50%在一个肺段以嗜酸性炎症为主的猫在另一个肺段的样本中有则以中性粒细胞炎症为主。在每个位置进行的灌洗次数也会导致细胞学结果的不同。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区分慢性支气管疾病,因为细胞学并不总是可靠的,临床症状也没有明显的变化,收集样本进行细胞学检查,不能保证所有病例都有多段BAL,这可能会影响细胞学检查结果。在本研究中,29只猫的嗜酸性粒细胞和部分嗜中性粒细胞混合在一起。这表示在FA中的一个共同发现,因为慢性过敏性气道炎症可能吸引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导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在本研究中,BALF中的细菌生长被定义为排除CB猫的标准。然而,由于支原体作为主要呼吸道病原体的意义尚未完全阐明,故并未排除支原体阳性的猫。支原体在CB猫的BALF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FA猫。在人类医学中,支原体感染似乎在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恶化中发挥作用。支原体可能是引起炎症反应的主要或次要病原体,或者它们只是引起黏膜共生,有待于将来的研究。FA猫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很高,这突出了细菌检查的重要性。这些结果可以解释为继发性细菌感染、无症状的细菌定殖或BALF的口咽污染。

作为一项回顾性研究,本研究有局限性,如由于严格的纳入标准,患病动物数量少,而且并非所有动物都能获得完整的数据;疾病分类仅基于细胞学结果,根据方法、临界值和观察者的不同,这些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差异;X线片不是由专门的影像科医生盲读的,因此不能排除误读。由于该研究的临床和回顾性设计,潜在的条件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评估,并且不能排除疾病的部分重叠。

结论

尽管FA和CB被视为具有不同病因、结果和治疗反应的不同疾病,但没有单一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或实验室参数可用于鉴别两种疾病。在未来的研究中,免疫研究、过敏反应和肺功能测试可能会对猫下呼吸道疾病的特征有更详细的了解,并提供新的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thl.com/jbby/10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