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鉴别诊断
临床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慢性支气管炎真烦人,一直咳嗽紧到不好老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春三月,谓之发陈”。陈,也就陈旧、陈积之意。

春夏季节,由于大地阳气的上升,过敏原的增多,也容易诱发一些“老顽固”的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

医生觉得,在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对吸入的空气可发挥过滤加温和湿化的作用。而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减退(尤其是老年人)则极易罹患慢性支气管炎且反复发作而不愈。

01

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01

吸烟

吸烟为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国内外研究均证明,吸烟时间愈长,烟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戒烟后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缓解,甚至痊愈。

02

气候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于冬季较多,因此气象因子应视为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03

感染

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病毒和细菌感染。

02

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多分为实证、虚证两大类。

慢性支气管炎为久病,久病必虚,故本病的本质多属虚寒。

反映在肺、脾、肾三脏之虚,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缓解期;如果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病情加剧,则出现实、热、痰、湿的证候,形成邪实正虚的复杂局面。

实证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

①外寒内饮:

证候:咳嗽气急,甚则喘逆,咯吐白色清稀泡沫粘痰,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紧。

证候分析:外有表寒里有水饮,外寒引动水饮,上逆射肺,肺气不宣,故咳嗽气喘,痰多泡沫;表寒外束,郁闭肺卫,故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而重;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饮溢于肌表,故见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紧乃为寒饮内盛之征。

②痰湿内聚:

证候:咳嗽声浊,痰白而粘,胸脘满闷,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儒滑。

证候分析:痰生于脾,上渍于肺,痰湿聚于中焦,寒从中生故咳嗽痰白而粘;痰湿内停,中焦气机受阻,故胸脘满闷、纳差腹胀。苔白腻,脉濡滑均为痰湿偏盛之象。

③燥热伤肺:

证候:咳声短促,甚则气逆而喘,痰少不易咳出,口咽干燥,甚则胸痛,或有形寒身热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证候分析:燥热伤肺,津液被烁,故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咳出;燥热伤津,故鼻燥咽干;咳甚伤络,气机不畅,故胸痛;燥邪伤肺,肌表被束,故有形寒身热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均为燥热之象。

虚证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

①脾肺两虚:

证候:咳嗽气短,声低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纳差,胸脘痞闷,大便溏薄,每遇风寒则咳嗽气喘发作或加重,苔白薄,脉濡缓。

证候分析:肺为气之主,肺虚则气失所主,故气短而喘;脾虚不运,故胸脘痞闷,纳差便溏;肺气本虚、卫外不固,感受风寒,肺气更伤,痰湿转盛,故咳痰气喘发作或加重。苔白薄,脉濡缓亦为肺脾两虚之征。

②肺肾两虚:

证候:咳喘久作,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痰稀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痛,苔白而滑,脉细无力。偏肾阴虚者,则午后颧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咳嗽久作,肺病及肾,下元不固,气失摄纳,故呼多吸少;动则耗气,故喘息更甚;肾阳虚不能蒸化水饮,聚而生痰,故痰稀色白;阳虚不能温养于外,故畏寒肢冷。苔白滑,脉沉细无力,亦属阳衰饮聚之征。若真阴不足,阴不敛阳,气失摄纳,故见一派阴虚之象。

03

慢性支气管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患者在服用中药治疗的同时,还有这些方法可以辅助治疗。

01

饮食调养法

(1)大白梨1个,挖去核,填入50克蜂蜜,加热蒸熟吃,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

(2)萝卜汁、荸荠汁各60克炖服,治热咳、吐痰黄稠。

02

针灸调养法

(1)采用夹脊姜灸法,即先用梅花针叩打大椎、定喘、肺俞、厥阴俞、心俞等穴位,然后将生姜片摊在穴上,再用艾条灸,至局部发热为止,每周灸1~2次,连续4~8周。

(2)取肺、支气管、平喘、喘点等耳穴,配神门、心肾等耳穴,用圆形绿豆贴压敏感点处,按压以有酸麻、胀、痛感为度。每日按压3~5次,每次1~2日分钟,双耳同压,每次3~5穴,3~7日更换。

03

推拿调养法

(1)如咳嗽不止,痰不易出,气喘不能平卧,用拇指按压结喉下3寸凹陷中的天突穴;胸部烦闷不适,可用掌心按摩膻中穴,也可以用手从胸部向下抹擦。

(2)在膻中、中府、尺泽、孔最、丰隆、照海等穴点按揉擦5~15分钟。

04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哪些?

1、坚持体育锻炼。特别是要加强耐寒能力,常用冷水洗脸,清晨散步,做深呼吸等。

2、痰多易阻塞呼吸道,影响气体交换,呼气时用手指轻扣胸背部,咳时压迫上腹,用力咳嗽,使痰液易于咳出。也可先做4~5次深呼吸,然后上身稍向前弯,张口伸舌咳嗽数次。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及有化痰止咳作用的果品,如大白菜、菠菜、油菜、胡萝卜、柑橘、梨、百合、莲子等。少吃鱼、虾、蟹、肥肉及煎炸食品,忌食辣椒、胡椒、蒜、葱、韭菜等辛辣食物。

医馆后院和左侧有停车位停车位指示咨询与预约挂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thl.com/jbyf/10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